被称为“中国犹太人”的温州投资客,在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之际,再度兴风作浪,将投资抄底目标锁定在上海地区的优质商业地产项目。目前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国内房地产深处低谷之时,温州投资团何以将热情倾注在沪上商业地产项目?为此我们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商业中心主任朱连庆。
热情源自:巨大的增值空间
这几年商业地产发展很快,每年基本上都是以两位数在增长,它之所以红火,因为这些年对于整个消费品的需求在增长,从一般的商业,一直到南京路的奢侈品,南京西路金三角一些国际品牌都在不断的进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这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此外,商业地产还有一个巨大的利益趋势,一个
朱连庆研究上海商业地产多年,一直看好这一市场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朱连庆解释说,根据最新的一个统计,英国的伦敦西区每年每平方英尺的楼盘租金是29000元,而我们的浦东却只有6800元,上海全市平均下来也只有6000元。因此,现在我们商铺租金和全球国际大都市相比较还有不少的上涨空间。上海一处商业地产被投资方一转手就赚了20亿元,接手的是一家美国基金公司。根据这家基金公司的调查,依据20亿元的收购价格,每平方米折算下来也就是4500元,他们相信上海未来会成为世界上又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届时,这样地段的物业类型单价远远高于4500元,未来还有很大的增值空间。根据这一事件就可以看出世界相信上海未来发展势头。
其次,目前上海不少地区的商业地产价格和周边的住宅价格相差无几,这也为商业地产的升值空间带来了难得机遇。在欧美一些发达地区,商业地产的价格远远高于住宅。而上海很多地区甚至是市级商圈写字楼的价格和住宅,比如中山公园有一个写字楼单价28000元,而周边的次新房单价都要2万元,因此上海不少地区的商业地产还是有不小的上涨空间。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不断扩张,人口逐渐增长,原先属于上海郊区的地方,现在出现了大量的新型住宅区,这些居住区的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的商业配套建设,也为商业地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热情源自: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商业地产发展得比较晚,相比于住宅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而商业地产也就是2000年以后,进入新世纪以后也就将近10年时间。以前开发住宅,都会有一个商业配套,也就是开发商拿出7%的比例做商业设施。现在这种开发模式没有了,但是刚性需求仍然还在,你造了多少住宅,就需要一定的商业设施配套。第二,城市在发展,一些新的中心城区,新的区域中心,像五角场地区,曹家渡地区,中环西郊,像世博会地区……这些中心城区除了市中心的商业圈,还有一些区域性的,还有新兴的城镇,无论是南汇、奉贤、松江,新的城镇都有一种刚性的需求。还有一块,就是随着轨道发展,沿途的轨道商业也是一个刚性需求。
“另外从地产本身来说,它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可以多元化的投资,多元化的收入,多元化的组合,包括商业地产的投资者可以有物业管理,有产权拥有,有使用权,有中介租赁,出租,甚至有人拿它做资本的运作。例如许多大牌,沃尔玛大牌的一些连锁的跨国集团都是采用资本运作,甚至国美和永乐也是资本运作。所以这些商业地产的特性决定了它能在楼市中一花独放。”朱连庆这样说。
热情源自: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强力信心
据了解,在温州投资圈中,既有商人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甚至还有公务员和学者。由此可见理财观念已经渗透到了温州的各行各业人群,其中部分人在上海已经进行了投资置业。
朱连庆认为,他们之所以选择上海,主要是看好上海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潜力。只要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不断强化,那么肯定会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优秀人才进入,他们要在上海安家,第一件事情就肯定是买房,所以,上海楼市的目标市场绝非只是目前的上海市民,而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优秀人才。而且绝大多数上海人的故乡是江浙两省,对温州人来说很有亲和力,不会像生活在北方城市那样有陌生感,这也是他们愿意在上海投资地产的原因之一。
此外,温州投资客中还有部分群体喜欢投资商业地产中的写字楼、商铺作为他们的置业方向。商业地产与住宅的走势完全不同,上海的甲级办公楼和商业房地产市场近几年一直是整体向上的走势,加之上海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执行加入WTO的规定,国际跨国公司、银行纷纷进入这些都是促使市场中的甲级办公楼市场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在此次的金融危机中,我国充足的资金储备和数万亿元投资市场稳定经济的做法,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的称赞,同时他们对中国国内未来的经济继续上涨的趋势抱有很大的信心,这些都为上海的经济繁荣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也使温州投资客看好上海经济发展前景,对上海充满信心。
热情源自:金融风暴孕育的投资机遇
据上海市外经贸委的统计,从2002年9月至今年上半年,上海累计审批认定总部经济型外资企业626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1家、投资性公司171家、研发中心254家。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新兴地区市场。跨国公司对比了上海和其他东南亚城市的软硬件,权衡了人力资源和商务成本之后,必然将这个城市作为中国甚至区域总部的首选之地。跨国公司的选择还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更多的国内新兴企业也选择将中国总部移至上海。
跨国公司往往将在上海设立区域总部看成其在中国,甚至是亚太投资的重要事件。之前,跨国公司
朱连庆解释说,目前世界各国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美国次贷风暴影响,对于中国而言,因为拥有大量的资金储备和以往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影响不会像欧美国家那么大,中国经济持续向上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上海作为中国最具经济实力长三角地区的龙头,经济指数稳步增长毋庸置疑。与之相应的是商业地产也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