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个昼夜的谈判,美国财政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及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终于在23日宣布,对花旗集团提供一揽子救助方案——除了将为花旗提供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商业房地产贷款在内的总计3060亿美元债务的担保之外,美国政府还将从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盘子”中拨出200亿美元用于购买花旗股份。
花旗怎么了?
人们曾一度以为花旗能够侥幸避过这场金融危机,但是兵败如山倒。上周,这个金融业“巨无霸”的股价暴跌60%,曾经以2万亿美元身家雄踞全球银行榜首的花旗,市值跌得只剩下10%。
花旗怎么了?导致花旗沦落的主要原因,仍可以归结为曾肆虐华尔街的贪婪。为了寻找新的增长引擎,花旗亦涉足由包装按揭贷款而产生的衍生工具,据悉该集团拥有上千亿美元与房地产相关的债务。次贷危机爆发后,花旗也遭受重创,过去4个季度连续亏损,更曾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5.2万人。虽然美国政府一度承诺在注资的同时考虑购入问题资产,曾令市场信心回复稳定,但当此后美国财长保尔森宣布不会再购入问题资产时,市场信心再度迅速滑落,这也令花旗股价急速蒸发。现在,虽然花旗手中的现金相对充裕,但是如果客户缺乏信心从银行撤资、储户挤兑,那么花旗集团根本无法应付。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研究员说:“随着次贷危机进一步加深,使花旗集团投资的金融资产、次级贷款、金融衍生品等资产价值大幅度缩水,造成花旗公司资不抵债。”
为什么救花旗?
此前,我们曾目睹雷曼兄弟的倒掉,当时美国政府权衡再三,最后仍未施以援手。那么此刻,白宫为何要救花旗?
一方面,作为美国乃至国际金融体系的“巨无霸”,花旗的规模和影响实在太大了——按照账面资产计算,花旗以2万亿美元的资产位于摩根大通之后,是美国第二大商业银行,该集团还在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2亿个客户,员工总数则超过35万。花旗一旦倒下,不但牵一发动全身,而且掀起的海啸威力更大,因此美国政府不能不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像花旗这样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公共性,他们面向大小储户,一旦出问题,将损害大量存款人的利益,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太大了。”
徐明棋表示:“雷曼兄弟的债务主要在国内。而花旗由于扩张规模更大,一旦倒闭,连锁反应将令人胆寒,会给本已经脆弱的全球经济更大冲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有限,为花旗注资200亿美元的象征作用远大于实质,真正的关键举措是政府为其债务担保,通过此举保证储户的存款不受损失,避免出现挤兑风潮,保证银行资金流的安全,稳定市场信心。如果美国其他商业银行出现相似的危险,政府也可能会采取类似措施进行救援。”
另一方面,在华尔街金融危机仍不可收拾的当口,美国再也不能承受让任何一个对金融体系构成系统性风险的企业破产了。
陈凤英就认为拒绝救助雷曼是个错误。因为金融市场是一个整体,政府拒绝拯救雷曼导致了金融地震,进而导致了股灾,实体经济通过股市进行融资的渠道被切断了,而各大商业银行又担心出现呆坏账而采取惜贷政策,这导致了实体经济融资困难,进而资金链断裂,这也是美国汽车行业无法支撑的一大原因。“经过这次教训,为防止连锁反应,未来美国政府不会再放任金融机构倒闭了。”她说。
但投资者对救援方案却反应谨慎。24日,亚洲股市低开,听到消息之初股票价格指数跌势略减,欧股和美股期货价格则有小幅上升。
经济危机来了吗?
无独有偶,在金融业巨头花旗不得不伸手领救济的时候,底特律的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也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尽管美国政府对花旗的救助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但人们还是不禁会问——美国的金融危机扩散了吗?经济危机来了吗?
花旗和汽车巨头们的危机无疑表明,美国的金融危机还在继续,并且已经向实体经济蔓延。有分析人士指出,可以肯定的是,经济危机必定伴随着大批企业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而实体经济中的大企业和大银行破产倒闭,将成为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过渡的节点。事实上,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美国的实体经济正在快速萎缩。据悉,美国第二季度消费者支出上升1.2%,第三季度下降3.1%,汽车业的问题不过是冰山一角,其他行业受到的影响也会逐渐显现。
连平指出,目前的金融危机正在向经济危机的方向发展。他说:“虽然在一系列救市方案出台后,金融市场已经出现一些好转的迹象——比如美国短期国债收益上升,短期商业票据市场也开始回升,但花旗的困境表明金融危机还在继续发展。”
徐明棋则认为金融危机已经逐步转化为经济危机。他指出,“金融市场的危机可能还会延续,随着金融资产缩水,可能还会有较大一部分的金融机构面临破产的危险。只有当美国房价不再下跌,金融资产价格稳定下来之后,美国金融领域的震荡才可能会逐渐平静。相对于金融市场而言,美国的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才刚刚开始,汽车业首当其冲,其他行业,比如钢铁业、制造业的困境也会逐渐显现。”
陈凤英则把目前的危机定义为“金融经济危机”。她说,“从相关数据上看,美国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而第四季度出现负增长已经基本定局,美国也将进入衰退。而英国、欧元区各国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日本也有两个季度负增长。这几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份额过半,他们进入经济衰退,势必会带动全球进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