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第五波来袭——全球经济进入破产高潮后的政府救市阶段。
美国上周五启动自1930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救市方案,包括要求国会批准7000亿美元救市,结果将在本周见分晓。一系列救市初步举动后,全球股市一度反弹。但在美国本周欲联合其他各国进一步救市的计划屡遭拒绝后,本周二美国纽约三大股指再次暴跌,带累伦敦、法兰克福、巴黎股市走低,中国股市昨天也受到波及,在连续大涨两天后股指回抽。
美国金融市场出现问题,世界都要跟着遭殃。美国政府救市成功,全球经济复苏就有希望。
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能起到多大作用?美国政府能否力挽狂澜?美国的救市行动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7000亿美元能起多大作用
次贷危机到底有多严重,看看今年以来美国政府为了救市抛出的越来越多的金钱数额就知道。
今年2月,布什政府签署1680亿美元的减税法案,希望通过鼓励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3月,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财政部和美联储为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的300亿美元中的290亿美元作出担保;7月,接手“房利美”和“房地美”,并为拯救深陷次贷危机的美国房奴,美国政府出手3000亿美元;
在美国一系列救市计划中,最引人瞩目的救市方案是美国白宫20日向国会提交的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这项救市计划的核心是通过发行7000亿美元国债,用于购买不良资产,并在持有一段时间后出售,以便维持金融稳定。目标资产包括住房按贷、各类按贷抵押证券和其他与美联储商定的金融资产。
7000亿美元有多少?《华尔街日报》算了一笔账:7000亿美元等于美国国防部去年全年的预算,相当于去年美国GDP总额13.84万亿美元的二十分之一,再通俗一点,7000亿美元分摊到每一个美国人身上是约2300美元。如果美国国会通过这个巨额金融拯救计划,也意味着美国国债将由10.5万亿美元上升到超过11万亿美元。
拯救金融市场,美国政府可谓不惜血本。那么,这次美国的7000亿美元救市行动能起多大作用?
专家认为,7000亿美元数额听起来不少,但是与近万亿美元次贷市场相比还稍有不及。况且,还有比次贷稍佳一点的过万亿美元Alt-A按贷市场(介于优质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之间的市场),数千亿美元的商用物业市场,约6000亿美元的资产抵押商业票据市场,和以十万亿美元计的衍生产品市场等。因此区区7000亿美元必须用在关节点上,才能起到巨大的稳定市场杠杆效应。
另外,救市方案的财政成本很高,可能引发双赤字问题和美国实际负利率的不利影响。周一美元指数下跌0.6%,最低跌至77.08,就是因为市场担心这种做法是否能解决大萧条以来的信贷危机,从而导致美元指数全面下跌。
注资救市治标不治本
美国政府不断向金融资本市场注资是为了缓解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但在专家看来,流动性不足并不是美国金融市场的根本问题,注资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美国的金融体系的造血功能已经枯竭,仅靠外部无法间断的输血来维持脆弱生命的代价将是巨大的。因此针对解决流动性不足采取的措施,短期效果会十分明显,但长期是否有效很难下定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说。
在孙立坚看来,美国的金融体系突然遇到“外创”,造成失血过多、危及生命,而全球市场在并不知实情的情况下,认为美国金融体系的信用危机现象将迟早会发生在自己本国金融体系上,造成全球恐慌性的“防卫”举动的时候(比如离场、挤兑、退保、赎回等行为)。因此,美国政府的救市行动,对于提升市场的信心、尽早恢复健康的金融体系的功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但美国这场风暴不简单是流动性危机,也不是仅仅几家金融机构资不抵债的问题,而是影响到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个金融体系出现了‘百年一遇’的信用危机。”孙立坚认为,仅靠注入流动性的救市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用危机的隐患。美国的金融体系因为大量输血的缘故,虽然暂时保留了其脆弱的“生命”,但昔日让世人瞩目的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功能却已严重瘫痪,那么由此美国金融机构所不得不做出自我保护的“惜贷”行为,就可能会断送美国拥有竞争力企业的前程和美国经济的活力,从而也会拖累和影响到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外资机构已经开始深刻意识到美国经济岌岌可危,为了不让自己国家的财富在美国市场打水漂,美国政府要求“外援”注资的计划屡遭失败。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22日表示,对美国政府出台的金融市场紧急救援计划表示欢迎,但西方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拒绝参与美国金融救援计划。
寻找实体经济新增长点
美国如何能够彻底摆脱次贷危机的阴影,专家认为,美国需要回到实体经济当中,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次贷危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而是从虚拟经济危机引发的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危机。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通货膨胀。次贷危机爆发,华尔街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买,证券投资资本大规模撤出华尔街和其他国际金融市场,进入商品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推高了石油粮食价格,全球通货膨胀急剧恶化,超过70个发展中国家通胀超过两位数。美国的通胀已达5.6%,欧洲的通胀大大超过警戒线,使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处于经济放缓与通胀的两难之间。
上海社科院世经所所长张幼文在日前举行的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上表示,美国实体经济本身存在问题,曾经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工业、IT和房地产业已经相继破灭。由于美国缺乏能够使经济持续增长的实体经济,催生了虚拟经济——次贷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和发展。而下一个支撑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在哪里?新能源,新科技,抑或新产业?这不仅美国,也是全世界都要思考的问题。
孙立坚认为,对美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培育新的、富有活力的“造血”机制和功能,从而彻底告别滥用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虚假繁荣”的投融资环境。
美国政府已经责成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两家最后的投资银行向健全的商业银行体系转换,将其中的一部分业务和人力回归到传统的支持实体经济的领域上来。“这意味着美国投资银行控制华尔街创造金融财富的‘辉煌’时代宣告结束。”孙立坚说。
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从美国救市中得到的启示是,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中国要扎扎实实发展实体经济。要有效地把资源配置给有成长、有价值的行业和公司的不同层次的市场,比如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主板、三板、企业债、公司债市场。只有上市公司的价值增长和发债公司的价值增长为投资目标的市场,才是金融证券市场的基础,也是金融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培育优质上市公司和发债公司,使公司业绩不断增长,做实做强做大基础“标的”的市场,才能分享企业和公司的成长,才能分享经济的成长。
来源:《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