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周年,作为庆祝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30周年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建所5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昨天下午主办召开了“上海文学30年学术座谈会”。会议邀请了一批为上海文学创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作家和文学所的学者,对上海文学30年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并对相关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考。
与会部分作家从小说、散文、诗歌、儿童文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影视改编等多方面总结了上海文学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并从创作者的角度思考了所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上海社科院的部分学者则从国际大都市建设、文学与认同、新故事创作、世俗精神、情感状态、与现代文学的比较等几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与会者认为改革开放30年,上海文学各个方面都取了重大成绩,上海文学独有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使它一次次抢占先机,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都以自身的独特书写引领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成为全国深具影响的文学重镇。然而,在新的历史诉求中,上海文学也同样呈现出很多亟待改进之处,与建设文化大都市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如何在“上海文学”的普泛价值、地域个性与文学原创力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平衡,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取得更大的成绩,成为作家和学者们共同的呼唤。
来源:《解放日报》 (2008年08月20日 第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