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上海社科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已经成为上海著名的房地产专业研究机构,在全国和海外具有良好的影响。
站在房地产经济研究前沿,研究中心对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住房制度改革方面,早期就提出了住宅商品化和低租金改革的设想;在房地产市场方面,曾对上世纪90年代市场空置严重、价格下滑的形势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并长期进行价格指数的研究、编制和市场评价、预报体系的研究;在房地产业发展方面,曾提出纠正对房地产企业乱收费的调研报告,曾提出国有房地产企业改革和组建大型集团的设想;在外资房地产方面,提出了需要继续吸收外资的观点和重点发展方向的建议;在旧区改造和住房保障方面,提出了评价方法和机制建设的设想,还提出了要重视廉租房实物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建议;在公积金制度方面,积极提出了公积金增值余额不能归于财政的建议等。上述研究成果除了用各种形式发表和宣传之外,还通过社科院、市政府参事室、市政协和全国政协等多种渠道直接向政府反映,多次获得国务院、国务院相关部委和上海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和赞许。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研究中心二十年间完成了近百项研究项目,发表了数百篇文章,举行了近百次学术和市场信息交流活动,还编辑出版了月度性内部资料《上海房地产市场报告》共218期,季度性公开出版物《中国房地产研究》丛书共37卷,季度性内部报告《社科报告》二十多期。
站在房地产经济研究前沿,研究中心对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住房制度改革方面,早期就提出了住宅商品化和低租金改革的设想;在房地产市场方面,曾对上世纪90年代市场空置严重、价格下滑的形势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并长期进行价格指数的研究、编制和市场评价、预报体系的研究;在房地产业发展方面,曾提出纠正对房地产企业乱收费的调研报告,曾提出国有房地产企业改革和组建大型集团的设想;在外资房地产方面,提出了需要继续吸收外资的观点和重点发展方向的建议;在旧区改造和住房保障方面,提出了评价方法和机制建设的设想,还提出了要重视廉租房实物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建议;在公积金制度方面,积极提出了公积金增值余额不能归于财政的建议等。上述研究成果除了用各种形式发表和宣传之外,还通过社科院、市政府参事室、市政协和全国政协等多种渠道直接向政府反映,多次获得国务院、国务院相关部委和上海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和赞许。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研究中心二十年间完成了近百项研究项目,发表了数百篇文章,举行了近百次学术和市场信息交流活动,还编辑出版了月度性内部资料《上海房地产市场报告》共218期,季度性公开出版物《中国房地产研究》丛书共37卷,季度性内部报告《社科报告》二十多期。
来源:《解放日报》 (2008年07月10日 第1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