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视觉  逸思新闻

民办学校贴标签式智商测试对孩子不公

日期:2008/04/22|点击:1

    当传统能源的负效应开始危及到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当石油和煤炭消耗殆尽的那一天已不再遥不可及,中国应当如何走未来的发展之路?世界又将怎样面对传统能源紧缺的危机?两天来,由徐州市政府、上海交通大学、文汇报社、美国兰德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等共同主办的“太平洋论坛—2008在传统能源城市——江苏省徐州市热议上述话题。论坛汇聚了国内外杰出的能源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着“全球能源发展与合作”,阐发了许多弥足珍贵的见解。

   

危机:人均储量少生产浪费多

    “能源危机”,成为一句世界性的口号已经多年。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的情况则更为严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前校长翁史烈告诉记者,尽管能源总量并不稀少,但中国的能源人均占有量要远远低于世界水平。储量较丰的煤炭资源人均拥有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9%,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的25%,石油、天然气等人均资源量则更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2%左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目前国内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和石油的使用所占到的比率相加超过九成,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中国能源消费量从1978年的5.7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2亿吨标准煤,2006年再次上升到24.6亿吨标准煤。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压力。

    而即使是在这些传统能源的使用中,浪费和污染环境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键向记者展示的一份数据中显示,中国当前的能源利用效率甚至低于印度,处于相当落后的水平。从行业上看,中国电力、钢铁、石化、轻纺织、化工、有色金属等8个行业的主要产品平均能耗要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从总体上来看,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近10个百分点。数据背后,在中国的国土上,每年被挥霍掉的能源数量十分骇人。

    胡键认为,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的任何一个热点问题都与能源问题有直接的关系、甚至直接表现为能源问题:中东局势、伊拉克战争、伊朗核危机等,其最后的目标无一不是能源资源。在未来的能源博弈中占据主动,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至关重要。

   

挑战:高效利用为传统能源“延寿”

    传统能源是否已经末路穷途?专家给出的是否定的答案。在新能源能够扛起解决世界能源缺乏的大旗之前,对传统能源的高效、环保利用,将是我们必须选择的出路。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宋永华表示,欧盟国家的能源政策中,一是能源效率,二是能源节约,三是可再生新能源。对于现有能源的高效利用,是欧洲发展的重中之重。20075月,欧盟理事会决议宣布,至2020年要将整个欧洲的总体能效提高20%

    能源高效利用的实现,其最有力的保障,无疑是健全的法律制度。宋永华告诉记者,20064月,英国出台建筑节能新标准,规定新建筑必须安装节能节水设施,使其能耗降低40%;此外,英国政府还准备动用行政力量,在未来8年内为全部建筑配备节能灯,使照明发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70%。而丹麦则是通过税率的调整,大大刺激了垃圾发电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宋永华表示,健全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并通过利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体系,这些无疑都是我们值得向欧洲学习的地方。

    胡键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将使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吨标准煤以下,降幅达20%,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在能源开发、利用等问题上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方面的真诚努力。我国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与世界先进的差距,也为通过科技创新赶上世界水平提供了努力的空间。

   

突破:新能源带来新天地

    然而,无论人类如何努力,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终将有耗尽的一天。论坛主办方之一,美国兰德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汤姆森告诉记者,尽管在未来四十年中,新能源的高价格将阻碍它在更广泛范围内的应用,石油类能源仍将是这个世界运作的主要支撑力量,但他仍对新能源产业充满期望。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和成本的降低,最终将使得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最终“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新希望。

    翁史烈院士指出,中国在积极探索能源结构多样化的进程中,力争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需求中从辅助地位提升到主流地位,这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长远之计。“过去科学界认为海上风能是风能的主要来源,其实不然。”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大陆50高处的风力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0亿千瓦,而20公里内近海的可开发风能为1.8亿千瓦,加起来为11亿到12亿千瓦。而根据预测,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将需要35亿吨标煤,装机容量约为9亿千瓦。一旦风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前景将是十分美妙的。他透露,目前中国已经在内蒙古、甘肃以及江苏北部沿海开始建设三个大型风电场,堪称“风电的三峡工程”。

    与此同时,翁史烈院士也对中国的太阳能利用前景表示了充足的信心。他说,中国现有面积为100亿平方米的建筑屋顶面积,如果其中20%的屋顶能安装上太阳能热水系统,则可代替3.4亿吨标煤;如果在20%的屋顶面积和2%的沙漠面积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将达到每年2.9万亿度,相当于目前全国全年的用电量。从“旧”到“新”的转型,已经成为国内许多能源城市的发展主题。本次论坛的举办地,传统煤炭能源基地——徐州市,早在几年前,便在光伏产业上进行了充满先见之明的投入。今年底,古城便将拥有一个国内最大的光伏原材料生产基地,未来更有望将规模扩到世界前列。新能源开发,这一次,中国将不再走在世界的后头。

 

来源:解放日报 日期:2008.04.24 版次:3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