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把最优秀的人才,运用公开、透明的方式,选拔到领导岗位上?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认为,我国的领导干部选拔正在进一步走向规范。
去年,上海面向社会公开选拔14名副局级领导干部。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信息委副主任邵志清深有体会地说,选拔过程中自己先后经历了笔试和面试,组织又进行了严格的考察,整个过程科学而透明,结果也令人信服。“要促进领导干部选拔机制的公开公平公正,首先要推动整个选拔过程的透明。”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院长王荣华认为,特设选拔任用干部征求同级纪委意见的环节,是对纪委和组织部门工作质量的主动性保证,也是各级纪委、组织部门经过多年实践后,为了防止出现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而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要求。
近年来,安徽省皖北地区先后有18名县委书记因腐败被查处,原因多是“卖官”、“买官”。“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其根源是个别主要领导干部高度集权。”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煤炭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