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
一、推行“弱者优先”的价值观念及其时机
《劳动合同法》第3条强调,订立劳动合同应该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有人认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公平和平等的原则,我同意
价值论研究一方面注重正负价值的判断研究,另一方面也十分注重价值优选问题。上海社科院谢维俭副研究员曾经围绕价值优选问题发表过自己的独特见解,我很有同感。他认为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尊者和亲者的优先性非常突出,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谓“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都在传达这种利他的价值取向。尊者优先与亲者优先实际上一脉相承,强调的都是忠孝节义,区别在于:父亲比起君王来,只能算是亲者,亲者不如尊者来得重要,是谓忠孝不能两全。到了近代,亲者和尊者优先的传统受到西方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学说的挑战,守旧派为了维护尊卑有序的王道,把强者优先的利他选择说成是霸道。二十世纪以来东方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以尊者亲者和弱者优先为利他原则,表现为很强的集体主义、相对稳定的家庭结构和办事靠熟人、财富比较均等的生活理想和基本格局。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则以强者优先兼顾弱者为利他原则,表现为提倡竞争、强调个人奋斗、推行社会保险,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基本生活格局。这两种差别较大的利他原则在成本和收益的经济比较上结果如何?在我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少在基本价值理念上尤其是法律法规上不会提倡强者优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大的区别正在于社会主义对公正公平的理想追求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合同法》是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的。对于近年来关于我们党究竟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也是一个富有积极意义的回应。对解决经济发展中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形式来营造合理有序的社会环境,培育与雇主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劳动者群体素质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我认为关于弱者优先的倾斜和价值取向似乎不宜过分宣传。虽然我们国家目前已经逐步具备解决发展不当问题的一些条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发展不足仍是主要问题,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弱者如何更好的生存,更好地获得生存本领的问题一定要伴随发展问题的解决而逐步解决。所以,弱者优先要有一个度,否则就容易造成资方和雇主不必要的误解,处理不当还会造成过度抑制强者的消极反应。
二、寻求合法性和有效性在商谈基础上的统一
西方交往理论的著名代表哈贝马斯曾经就法律的事实性与有效性、合法性和正当性进行过深入的讨论,对梳理劳动合同法的争议焦点也很有启发。对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尤其是其中的无固定期合同的理解就可以从合法性和有效性这样一个角度切入。从立法动机上,许多专家已经指出:无固定期合同制度的推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一个很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劳动合同的短期化。事实上,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主动权基本掌握在用人单位。考虑到《劳动合同法》属于社会法,把追求社会公平作为价值目标,可以矫正目前劳资双方力量实际上的不平衡。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无固定期合同对企业和劳动者都有好处,可以保持劳动关系的长期稳定,增强员工的就业稳定感和归属感,也能间接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即使如此,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二款第三项(即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签订无固定期合同)在立法过程中和出台后还是饱受争议。企业担心无固定期合同实际上又回到了某种程度的“铁饭碗”。立法部门则认为修订劳动合同法,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肯定“扩大企业用人自主权”的成果。因为无固定期限不是没有终止期限,而是没有确定的终止期限,出现了法定情形还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还对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我认为要解决纷争,关键在如何合理处理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关系。无论怎样,无固定期合同的制定从法理上讲是合理的,但是合理合法的是不是一定真正有效?有时候完全符合程序的事情到头来效果并不好。纳粹也许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正是由于合法性和有效性之间实际存在的矛盾,才使一些企业担心这个无固定期合同一旦签订,就会对那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进取心不够,混日子的员工没有任何解决办法。整个企业的高效运转因为这样一批手持无固定合同期限的员工的存在产生消极影响。怎么来解决事实上存在的这个矛盾?法律专家提供了一些药方,比如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通过劳动合同中相关条款的设计;依据劳动合同法关于变更和解除的规定。其实所有这些药方最基本的前提是实践性的商谈,通过实践性商谈来逐步弥合法律与现实、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间存在的矛盾。商谈原则实际上就引出民主原则。“为什么我要受整个法律约束”通过商谈变成“那是你自己参与制定的法律。”参与自己制定要服从的法律或者服从自己参与制定的法律,就是民主的意思。换句话说,在具体的无固定合同期签订中,需要劳资双方商谈基础上的具体约定,尽管在某单位工作超过十年,离退休不到十年,但这部分人有可能存在创造性缺失、惰性增强的情况,通过伦理商谈,予以一定的压力,增强责任感,使其提高危机意识和精业意识,真正成为企业发展值得珍惜的资源,这是企业管理中棘手又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