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使人进步。上海越是往前发展,越是要重视学习其他地区成功的经验。我们没有理由感觉上海什么都好,这也不符合实际。”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广东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
在会见汪洋时,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表示,欢迎广东党政代表团来上海“传经送宝”。上海目前正处在发展的转型过程中,我们要寻找差距,学习广东,学习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不断解放思想,加大开放力度。
俞正声书记低调介绍了很多外界眼里的上海之长:“金融业有进展,但上海要成为金融中心差距还很大;集装箱数量世界第二了,但光箱子多还不是航运中心,航运服务业还得赶上去;科研实力赶不上北京……”
左学金表示,广东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上海学习。“比如深圳的光明新区,不搞开发区模式搞新城模式,就很值得我们考虑。”
光明新区是深圳在未来向关外重点发展的四座新城之一,产业发展的重点是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中要由建设产业园区向建设城市新区转变,即通过高水平的城市建设和配套来拉动园区发展。“光明新区的发展思路具有较强前瞻性,是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的。”
另外,左学金认为,在区域合作方面广东也比上海更为主动。“他们提出的泛珠三角,把港澳都包含进去,我们也应该把安徽、江西、福建包容进去。”
上海需在四方面解放思想
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的“解放思想”,2008年又在上海再度迸发。俞正声强调,上海面临转型压力,需要通过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赢得新一轮的发展。
左学金说,未来上海需要在四个方面解放思想,具体是:城市建设的理念、在提高社会保障公平性的同时提高效率、改善商务环境和户籍制度改革。
具体来说,在城市建设的理念上,上海的城市空间布局还需要做深入思考,要在郊区形成若干人口密度较大、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较好的二级中心,使上海从一个单核心的城市发展成为多核心的城市。
与上海中心城区的土地和商务楼宇的成本高企有关,一些对商务成本较敏感的产业,如创新型中小科技企业,承接服务业外包的企业等,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和制约。需要在郊区寻找或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一般制造业园区不同,现代服务业需要好的配套,商务成本比较合理。这个空间应该是在郊区。”左学金说。
此外,在社会保障方面,上海并不是多层次,而是多板块。“城保、镇保、综保、农保,各板块之间不能流通,这一方面导致劳动力市场流动有障碍,无法建立城乡一致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也影响社会流动。”
最近,马云很火。俞正声指出,“为什么像马云这样的人,在我们这儿没有成长?可能我们多少有一点问题。”
左学金表示,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中国的创业环境排在全球100位以后,而上海比全国还要差,对新办企业管得更严。
一个数据可以看出问题。上海创业人口占就业人口5.5%,全国的这个数字是15%。“我1996年到南海,发现当地100万居民,有23万户工商登记,创业的能力比上海强得多。”左学金说。
“创业环境要改进,首先要增强企业活力,减少政府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另外要改善商务环境,鼓励创新,包括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和税收方面要争取有些改进。”左学金说。
而在户籍制度上,左学金认为也需要改革。目前上海的人才差距很大,就业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占25%,而北京达到了35%。 “今后要考虑上海的人才储备多少,而不是看投资增长率。”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