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视觉  逸思新闻

中学生社科征文大赛启动

日期:2008/01/04|点击:2

    理想与实践哪个才能让我们走向成功?将来的专业在兴趣和谋职间如何权衡?昨天中午,首场“社科讲堂”在控江中学举行,中学生提出这些“两难”问题,与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研究员、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汉龙研究员、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研究员对话。
  看天和看地哪个利于成功
  “社科讲堂”刚开始,高一(5)班严彦发问:“温总理要求青年一代仰望天空才有所建树。对高中生而言,看天与看地、理想与实践哪个更利于我们走向成功?”
  “其实,看天和看地是连在一起的。”哲学家童世骏举例说,三个工人都在砌墙,你问第一个工人在干吗?他说在砌墙,第二个工人说在造房子,第三个工人说在建设城市。同一件事情因参照系不一样,意义也就不一样了。
  经济学家沈开艳分析道,看天就是一种理想和抱负,而看地就是脚踏实地。可能同学们大多数时候是看地,但不要忘了你有千里的目标,这样才走得更好,才是有意义的事。
  兴趣和就业该如何平衡
  高一(12)班张汐君就身边事例提问道,高考专业的选择,让很多同学两难。兴趣与实用哪个更重要?兴趣和谋职该如何平衡?
  社会学家卢汉龙认为,中学阶段既要培养学习兴趣,又要关心社会、了解社会需求,为自己将来创造机会。不过专家都建议,兴趣最重要,感兴趣才能全心投入,最终有所成就,不能仅有功利心。
  学生思考力让专家称赞
  为庆祝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50周年,普及社科人文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吸引更多优秀中学生投身社学科学领域,由上海社科院主办,新闻晚报升学周刊、上海电台《市民与社会》、东方网上海频道、解放网教育频道、《上海教育》杂志、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控江中学等联合承办的“社科讲堂”校园行进行了第一讲。
  中学生们的思考让专家们刮目相看。童世骏在开场时甚至“还有一点紧张”:“中学生的提问超出成年人想象。”专家们基于专业视角,采用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方式和解决方式,给学生带来不少启示。 

    来源:《新闻晚报》,2008-1-5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