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视觉  逸思新闻

夏国美:一个学者的艾滋立法实践

日期:2007/12/14|点击:2

   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住宅供需缺口高达1627万平方米,相当于今年的新建住宅量,而2006年,2007年住宅开工量都在连续下降,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这个市场商品房供应量应该还是一个呈下降的态势。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年商品住宅年销售量在2000-3000万平米,但是目前可售房源只有500万平米,还多处在外郊环等边缘地带,现在市中心几乎没有供地,因此,市区缺地导致的地价飞涨也成为支撑房价预期的一个有力支柱,11月初,仁恒地产集团以20000元/平方米的楼板价,拿下上海杨浦区新江湾城D3地块,地价直接超过了周边在售房价,被称为“面粉比面包还贵”,那么在这样的供需矛盾下,上海的房价到底会呈现一个什么趋势,记者走访了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泓铭:“12月份,上海的住房价格上涨的速度大大减缓,所以现在上海住房价格应该是上升速度减缓了,我也没有看到普遍的价格下降,明年我们也不可能会可以看到上海的房价会大面积下降,而比较可能的情况是什么,它还在微微的上升,但是速度大量下降了。”

  张泓铭主任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期,主要基于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作用会逐渐累计显现。

  张泓铭:“那么不仅仅是针对房价调控措施,还整个宏观经济的这种调控措施,比如说我们要使经济有偏热,防范他过热,那么很多涉及一个,适度的涉及货币的一个政策,那么这种政策也是对我们房市会发生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住房保障的力度大量加强,我认为08年,尤其09年,会产生显著的效应,按照上海市政府的计划,我们在一个十一五期间,上海解决10万户住房的保障,那已经两年已经过去了,所以说就剩下08、09、10三年了,就上海加快这种力度和速度,所以也估计到,08、09年,10年这个住房保障的实际的一个速度是一个加快的,那么,住房保障以后使很多买不起房的一些居民,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市场上面,我们可以依靠政府的帮助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就使那些没有必要进入市场的人不要进入市场,那么减轻市场的压力了。”

  半小时观察:楼市应该回归本位

  即使不看那些数字,从不少上海市民的居住条件,我们也能得出判断,上海的楼市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还存在旺盛的需求。但是这两个月的成交量却明显萎缩,突然冷清的市场上,一边是急于出货的开发商和代理商,一边是持币观望的购房者。横在他们中间的是一种充满想象空间的猜测:房价还会不会跌?这种现状跟几个月前恰恰相反,那时候的想象空间是:房价还会不会涨?

  其实,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让房地产市场回归本位,让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人成为“上帝”。供求关系决定了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确存在上涨的动力,但是市场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如果房价背离价值太远,变成了大多数人都买不起的炒做对象,那么房价即使涨得再高,也只是个泡沫而已。泡沫,终归是要破灭的。上海房价曾经泛起过泡沫,也有人为此尝到了苦头,但如果不戳破这些泡沫,到头来我们失去的会更多。

    来源:《新华网》,2007-12-24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