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长演讲的题目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意产业发展道路》。他指出,从21世纪初开始,创意产业开始成为上海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新亮点。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包括5大类、38个中类、55个小类,总产出达到2291.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 增加值达到67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约占上海全市GDP总量的6.55%。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上海创意产业的总量、年增长幅度,还是上海创意产业贡献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并且可以与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相媲美。 概括地说,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道路,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和经验:第一,上海的创意产业依托于“四个率先”和“四个中心”的历史要求,服务于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局。第二,上海形成了一批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快了产业要素的集聚,促进了规模发展的优势。第三,上海建立了各级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相结合的推动机制,创意和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第四,上海持续地推进国内外的合作,加快集成全球的创意产业要素。
王院长同时指出,上海创意产业还存在不足和问题。从发展活力看,上海自主原创的能力不强,有影响的原创品牌并不多;从人才资源看,上海创意人才的队伍不够壮大,特别是缺少世界级的创意设计大师;从产业效益看,上海创意产业的人均产出效益,仅约为香港的50%,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更低了;从发展环境看,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还有待于细化,体制协调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但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将进一步鼓荡起上海的创意活力。预计到2010年,得益于上海世博会的强劲拉动作用,上海创意产业将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和发展空间,总产出将超过3000多亿元,贡献值将超过1000亿元。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未来必将更加迅速、更加丰富,也必将为中国也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