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独生子女家教朝"双性化"发展 孩子需要"袋鼠爸爸"

日期:2007/06/18|点击:15

  昨天下午,上海社科院的家庭研究中心发布了父亲研究中间报告。报告显示了一系列有关上海父亲的数据,其中70%的市区丈夫赞成“父亲也应该与母亲一样有产假、育儿假”。为此,专家提出增设父亲育儿假、延长晚育护理假的建议。
  
  上海父亲总体“称职”
  
  据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研究员介绍,该调查选取了本市9个区18个街道36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调查25对年龄在20至65岁的初婚已育夫妻,实际获得872个丈夫和880个妻子样本。调查显示,上海父亲们普遍比较称职,育儿参与水平总体较高。婴儿期“给孩子准备膳食、喂食”、“半夜起来照顾孩子”做得较多的占48%,“带孩子看病、打预防针、护理、陪伴”的更高达71%;孩子上学后,经常“接送孩子上学”的占54%。
  
  专家:延长父亲育儿假
  
  在父亲参与的社会支持方面,报告则指出不少问题。如父亲在孩子出生早期的介入尚欠缺,妻子生产时有19%的市区丈夫未能在医院陪伴,32%的市区丈夫在妻子生育期间未请一天假。报告显示,工作忙、请假难是一些父亲育儿缺位的主要外因。70%的市区丈夫赞成“父亲也应该与母亲一样有产假、育儿假”。

 
  对此,徐安琪指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只是出于鼓励公民晚育而给予生育假的奖励,其中,上海晚婚女性的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3天。报告对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修改建言:一、晚育奖励假明确规定男女各享受15天,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半个月和男方半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二、增设父亲育儿假3-7天(晚育男性享受的护理假另计)。

  应推动亲职教育调查显示,五成以上父亲未接受过任何育儿辅导、培训。为此,35岁以下的父亲有64%希望参加亲职教育、培训,36—45岁的父亲也有47%有此愿望。

  在育儿过程中,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大部分为“互动活动”形式,如玩耍、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等,报告为此提出,全社会有必要推动亲职教育、培训课程的普及。

    来源:《新闻晚报》,2007年6月18日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