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视觉  逸思新闻

法学研究所:《经济刑法》第五期卷首语

日期:2006/12/27|点击:14

《经济刑法》第五期卷首语

 

《经济刑法》第五期以单位犯罪、商业贿赂犯罪 、知识产权犯罪、经济犯罪基本理论问题、若干经济犯罪个罪研究为主要内容。

说到单位犯罪研究,我们曾出版的《经济刑法》第二期,是一本单位犯罪研究的专辑,内容涉及了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研究、单位犯罪主体研究、域外法人犯罪述评、单位犯罪立法研究、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研究、单位犯罪定罪量刑研究等,受到刑法学界的关注。本期发表的几篇单位犯罪论文,进一步开拓和深化了研究内容,涉及经济犯罪中的单位共同犯罪研究、单位刑事责任体系研究、单位犯罪立法或司法解释上的扩张与限制问题研究、单位犯罪惩治中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等,论文中不乏专家、学者的新思考、新见解,延续和推进了单位犯罪的研究进程。

商业贿赂犯罪研究的主题,顺应了2006年全国范围整治商业贿赂的形势,也应对了我国在批准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后刑法如何衔接的需要,更直接的是《刑法修正案(六)》的出台对贿赂犯罪有了新的规定,如何准确理解和适用,始终是刑法学界的任务。本期发表的几篇论文,涉及对商业贿赂和商业贿赂犯罪的界定、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惩治国际化、对商业贿赂各种法律责任的要件比较、对商业贿赂犯罪的要件研究等。我们关注到商业贿赂犯罪已经作为一个理论分类从贿赂犯罪中划分出来,并成为刑法学界一个新的研究专题。

在知识产权犯罪研究的主题下,本期的论文包括了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是比较完整的。各论文研究侧重点不同,商标权犯罪研究一文,抓住了注册商标与侵权商标的近似和基本相同的判断标准,从而抓住了商标犯罪认定上的关节点。专利权犯罪研究一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立法情况和司法解释情况,探讨了司法认定问题。著作权犯罪研究,关注到网络时代对著作权保护的“科技保护措施”被侵犯的问题,视角新颖独特。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研究,结合具体案例,从完善自诉程序的角度进行研究等。

经济犯罪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在上一期即第四期有比较多的论题,本期是关于经济犯罪中数额犯、违法性认识和非法占有目的的研究。这些论文涉及数额犯界定、未遂形态、计算原则、等级量化问题,经济犯罪违法性认识的内容、定位、判断问题以及非法占有目的在财产罪和金融犯罪中存在、认定问题等。

经济犯罪各罪研究,是一组刑法学博士研究生撰写的论文,而这些博士研究生或在读前就是一个出色的检察官,或在读时还带职从事着刑事执法工作。所以,无论是一个罪名的构成要件研究,还是一个罪名的司法问题研究,或是一类犯罪的研究,都饱含着丰富的司法经验和独到的理性见解。

愿本期所收录的论文能给各位读者带来经济犯罪研究的新思考、新启发。

 

                                《经济犯罪》编委会

                                    200611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