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21世纪经济报道》:犹太人:发现新上海 为什么?

日期:2006/06/07|点击:424

   本报讯中国不但要适应世界,世界也要适应中国。在上海社科院日前举办的“中国发展对国际体系的影响研讨会” 上,与会的诸多学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中国在国际体系的新角色上。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表示:“中国的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也明显地改变了这个体系。”从价格体系、产业格局,到世界经济均衡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中国正从多个方面对世界经济体系产生巨大影响。

 

  产业的国际转移,使大量的要素集中于中国。这不但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快速增长,促使中国成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改变了国际价格体系,使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制成品价格反而下降。

 

  但这一道路是漫长的,正如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院长张幼文所言:“50年前中国还是一张白纸,20年前世界发现中国,10年前世界开始关注中国,今天世界在讨论怎么样适应中国。”

 

  中国参与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价格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价格结构的影响。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表示: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主要在工业制成品方面占据优势,通过加工来参与国际分工。

 

  因此,大量的进口使得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制成品则因为包含劳动力比较丰富,价格不断下降。”

 

  中国价格还成为世界商品的基准价格。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认为:“中国价格已经成为贸易谈判中的价格底线。”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还对控制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做出贡献。徐明棋表示:“在石油价格大幅上升、世界货币扩张的形势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生产过程中吸收了大部分原材料涨价成本,从而为全球通货膨胀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做出贡献。”

 

  “由于中国对国际商品、国际资本价格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品在双循环中的特殊地位,使得中国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李向阳表示。

 

  虽然多位专家指出,中国目前改变规则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中国对规则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回避。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 “现在的世界产品研发费用很高,而复制成本几乎为零。因此,中国如果不遵守规则,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来源:20060606  产经网-消费日报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