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

以东亚金融合作为契机 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第二届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合作会议日前召开

日期:2006/06/07|点击:34

    2006年5月26日至27日,第二届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合作会议在上海浦东召开。本次会议由外交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国勤、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荣华教授出席本次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央与上海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专家及东亚思想库网络成员国(“10+3”)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应第六次东盟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要求建立的“东亚思想库网络(NEAT)”是第一个面向东亚、由东亚各国政府认可的学术研究合作机制。“东亚思想库网络”共设有六个研究工作组,“东亚金融合作工作组”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是集中东亚各国的学术资源,为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向“10+3”领导人会议提交建议或研究报告。此次会议上,来自东亚各国的学者就东亚金融合作的形势变化、最新进展及前景与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讨论了提交东亚峰会的正式报告,确定了正式报告的起草人。

 

一、东亚金融合作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冯国勤副市长在开幕致词中,着重介绍了“十一五”期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面临的重要机遇,详细阐述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采取的方针、步骤。在谈及东亚金融合作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时,冯国勤副市长指出,在全球发展失衡以及国际金融体系存在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东亚国家更应该团结起来,通过建立和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抵御和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和金融动荡。上海作为中国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央监管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紧紧抓住人民币汇率机制调整、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上海率先实施金融改革,建立浦东金融试点等机遇,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积极参与东亚金融合作,努力通过上海金融中心的各种服务纽带,强化中国与东亚各国间的金融联系和资本流动,推动东亚金融合作获得进一步发展。而东亚金融合作的加强也将促使东亚地区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上海,参与上海,为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冯副市长特别强调,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合作会议的召开,为上海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真诚地希望东亚金融合作工作组每年都能够在上海举办年会,以便更好地促进东亚金融合作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互动与共赢,上海愿意为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服务。

    吴建民大使在开幕致词中表示,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合作工作组连续两年选择在上海召开年会具有其必然性。历史上,上海曾是远东的金融中心;今天,上海是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具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截至2004年底,上海共有各类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300多家,是中国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城市。他相信,在东亚大变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沿,上海一定会利用自身已经取得的优势,乘势而上,深化同东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为东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荣华教授在分析了今后几年上海面临的四大特殊发展机遇后,也表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学习亚洲各国的金融管理模式,需要一个稳定的紧密连接的金融市场及亚洲各国金融人才的广泛参与,这些正是东亚思想库网络能够为上海提供的软支持。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合作工作组连续两年在上海召开年会,使得上海成为东亚金融合作的参与者和中国金融机制创新的建设者,必然对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东亚金融合作形势的变化

 

随着区域内贸易、投资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东亚已有的金融合作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全球和区域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迫切需要确立更高的目标,探讨建立统一的东亚货币体系,以便为稳定区域内贸易、投资关系,推进区域合作进程,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和必要的金融支持。这种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亚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需要。事实证明,东亚经济合作进程,尤其是“10+3”取得的进展主要依靠金融合作来带动,如果金融领域的合作一直停留在现有的层面上,不做重大的调整,则通过金融合作水平的提高来推动东亚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传递机制将会受到限制,对未来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二是缓解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的需要。东亚各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6万亿美元,其中美元储备大约占60%以上。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失衡进一步加剧,美国的双赤字再创历史新高,已经突破了1万亿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东亚各国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合作共同应对美元贬值的风险,提高资产效益。此外,全球性的加息浪潮、油价攀升、房地产泡沫,所有这些都对东亚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构成了新的威胁。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东亚国家必须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来加以应对。

三、东亚金融合作的最新进展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在过去的2005年里,东亚金融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首先,清迈货币互换机制得到充实和完善,货币互换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5月召开的伊斯坦布尔“10+3”财长会议签署协议,要进一步完善清迈货币互换机制。截止到2006年5月4日,货币互换规模已由过去的395亿美元增长到750亿美元,年增幅达到90%。2006年5月刚刚结束的“10+3”财长会议还明确提出,“清迈倡议”应进一步向多边化发展努力建立一个后“清迈倡议”合作框架。其次,亚洲债券市场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东亚经济体的国内债券市场发展迅速。2005年,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整体债券市场规模扩大了14%,本地债券占金融体系融资总额的比重由13%增长到了19%。各种类型的国际金融机构都增加了东亚本币计值债券的发行,总容量达20亿美元的第二期亚洲债券基金已于2005年5月正式启动。另外,关于建立东亚地区货币单位的研究也得到了各方关注。2006年5月举行的“10+3”财长会议,第一次明确承认了开展创立亚洲货币单位研究的重要性,同期召开的第六届中日韩财长会议也对研究构建地区货币单位的重要性表示了认可。这个重要的政治决定确立了东亚金融合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将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四、东亚金融合作的前景与对策

 

目前,东亚正处在大变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沿,东亚金融合作具备比过去更为有利的条件。具体来讲,第一,2005年东亚依旧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其经济增长率比全球实际水平高出2.5个百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占东亚经济总量60%的日本经济正在持续回升。日本经济的复苏将有助于东亚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东亚金融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东亚各个层面的区域合作正在全面迅速地推进,为金融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已明确表示,愿意在2010年以前与中国签订以自由贸易区为基础的经济合作协议。这表明,建立统一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已经不存在根本性的障碍,东亚区域内的贸易、投资比率将获得不断提升。第三,正在进行的外汇、融资政策改革及其不断完善,为东亚金融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制度环境。这个层面最重要的相关因素,包括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和开放东亚资本项目所取得的新进展。

  基于对东亚金融合作形势变化、进展和前景的讨论,各国学者提出了重要的政策建议。

  第一,开展东亚货币体系的研究。迄今,东亚金融合作在推动地区货币单位、提高各层次的汇率协调机制和将清迈货币互换协议升级为地区货币基金这三个方面尚未形成协调互动机制,迫切需要以更加全面、综合的方式对以上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并将这些研究纳入到东亚思想库网络的体系当中。

  第二,进一步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目前亚洲债券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市场规模、流动性、一体化程度及国内债券市场发展的平衡性上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会议建议在亚洲债券市场框架内由东亚各国政府联合投资创建东亚投资银行,使之成为机构投资者、公司债券的担保人和本地区的技术支持者。同时,通过扩大亚洲债券基金规模,提高债券发行频率,优化投资目标,加强担保功能等措施,充分发挥亚洲债券基金的作用。另外,要加强亚洲债券市场的能力建设。亚洲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得以加强,成员国尤其是欠发达成员国应加大努力,利用不同资源寻求技术援助,增强自身能力建设。这种能力建设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先进的交易平台和清算体系;培育机构投资者,鼓励通过采取减税等优惠政策来激励债券投资;鼓励信誉评级机构和其他债券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的建设,以保护信贷者的权益。最后,需要对亚洲的债券市场进行整合。东亚各国应加强关于清算和交易体系,以及监督标准方面的合作,创造出相对一致的市场标准;加强关于税收和外汇管理方面的合作,以便为东亚国家在彼此的债券市场上进行投资提供便利;应尽快发行由东亚货币篮子计值的亚洲债券;合作应从债券市场扩展到股票市场,以推动东亚地区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实现。

第三,建立东亚金融业协会。该协会应由东亚各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的代表组成,每年举行一次会议,通过对东亚金融一体化过程中的重大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达成共识,并制定共同的行动方案。考虑到金融行业的覆盖领域非常广泛,东亚金融业协会还可以建立子协会。目前阶段,东亚金融业协会和各子协会应致力于加强东亚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银行同业间及银行与其他机构间的合作,促进地区清算体系的建立。

一天半的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作为第四届东亚思想库网络年会向东亚峰会提交研究报告的撰写基础,将促进东亚地区合作取得新的进展。毫无疑问,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合作工作组年会连续两年在上海召开,也必将对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效应。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