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文汇报》:了解上海 研究上海 发展上海——记重大文化工程《上海通志》的编纂

日期:2006/02/07|点击:150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由上千位方志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历时10年通力合作编纂完成的《上海通志》,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联合出版。编纂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地方志记载着数千年中华文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盛世修典,这部1000余万字的煌煌巨典经历了怎样的编纂过程?
    规模质量水平最高
    《上海通志》编纂要追溯到解放前。1927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不久,就开始上海市志(后来定名为上海通志)的编纂。1932年,当时的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延请柳亚子担任上海通志馆馆长,并开始《上海通志》的编纂工作,后由于抗战爆发,日军入侵上海,《上海通志》的编纂工作被迫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在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上海各区县的区志、县志和各行业的专志组织编纂工作纷纷启动,形成了一波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的高潮。1994年,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全市力量启动了上海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主体工程《上海通志》的编纂工作。按照《上海通志》的编纂要求,全市各部委办局、区县和有关研究单位组织力量,采撷了各区志、县志和专志中的精华部分,陆续写出了《上海通志》的志稿。从1996年起,《上海通志》总纂室开始对志稿进行总纂,期间,志稿经过同行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数十次评议审改,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了上海地方志编纂的最高水平。
    权威翔实全面实用
    作为上海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上海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上海通志》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一,它是由党和政府组织编修的,具有其他书籍无法比拟的权威性质。第二,它是一部10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具有翔实、丰富的资料,它是横排门类、纵写史实、贯通古今的资料性工具书。第三,它涵盖各行各业的古往今来,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方志以资料见长,其质量与价值之高低,在于入志的资料是否丰富、全面、可信。《上海通志》所载的资料是数百参与者从各方面广泛搜集而来的,其数量之多难以计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经过不厌其烦的梳理、鉴别、筛选、考订、提炼、综合。第四,它吸取了方方面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上海通志》为16开护套精装本,全套分10册装订。第一册卷首有彩色照片76面,主要反映当代上海的新面貌。这是一部大型、科学的资料性著作,涵盖了自然、人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是一部上海的“万科全书”。《上海通志》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上海、研究上海、建设上海,发展上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