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解放日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自觉

日期:2006/01/19|点击:169

    在中国的发展坐标上,2005年年末也许是一个全面转向新发展模式的关键时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规划勾勒出一幅值得期待的全新蓝图。为了进一步准确和深入地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内涵,深刻认识其战略指导意义,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于12月8日在社科院举行专题研讨,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又一次新的理论自觉。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再认识
    在研讨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正在深化,如今已无须争论“要不要发展”。当前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所面对的是“追求什么样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发展模式选择上有力地回应了实践和认识领域中“市场神圣论”、“增长决定论”、“发展代价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如何结合提出了明确的政策主张,强调要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有的学者从党的执政思想的历史演进着眼,提出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的论述,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对这些理论的继承和发扬,又体现了更全面、更贴近人民生活、更具操作性。
    有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有三大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国近代发展思想、现代西方发展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社会发展是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重要指标,发展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近代中国关于如何发展的各种思潮及其相互间的争论,为科学发展理论勾勒出了特定的历史和地域背景;现代西方发展理念中“人的自我尊重”和“可持续发展”等思想也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国外在发展理论上走过的认识道路,可以成为我们制定发展思想的借鉴。从对发展作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到需求满足,再到人的素质的提高,考察这样一个认识历程,或许能使我们少走些弯路,多获得启迪。有学者提出,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从整个人类进步的角度制定的发展理论和评价体系,同样值得研究和参考。
    有的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的深刻认识。这些矛盾表现为: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可持续;单纯关注经济指标,引发了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大量透支;政府的社会公共职责缺位,阶层分化加剧,阶层间矛盾有激化的趋势;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甚嚣尘上。正是在对这些矛盾清醒认识的基础上,中央才对发展目标适时地进行了补充、修正和转变。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在发展中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继续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有学者认为,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可以从5个方面来理解。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不可缺少政府调控;在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中国的发展不是单一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而是各方面统筹协调的发展;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一定要从政治上维护中央的高度权威;在对大国崛起“铁律”的认识上,中国一贯坚持的都是和平发展方针和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党所一贯坚持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原则。
    
                        认识论和价值观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研讨会对“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认识论意义上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是一套价值观念,包括目的、态度和方法选择,因此属于实践理性的范畴。科学发展观本身是集认知与价值、理论和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提升主观境界于一体的。同样,贯彻科学发展观也必须是全面和整体的,它在总结规律的同时,更需要树立理想和信念,激发意志和热情。发展一旦缺少了正确价值观的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将难以继续保持。鉴于此,我们在提高干部素质的同时,不应放松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决不能以此作为换取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要让干部从内心深处,从情感、意志、信念、态度上树立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有学者则进一步指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观,它要解决的是科学发展观到底是“为了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原则问题。是人,而不是物或别的什么经济指标,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增长只是服务于目的的手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体现在党的执政理念上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同时,它也应该是国家和社会共有、甚至是最高的价值观。当今中国已经是一个多元并存的社会,在这样复杂的局面下,如果不对各种利益取向进行调适、整合,使其达到和谐,科学发展观将难以贯彻。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所起的就是一种协调统一的作用,它不仅需要内化为每个党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特别应贯彻到企业家和社会管理阶层中去。
    有的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发展观。它创造性地利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动态平衡中”创造矛盾解决条件的思想方法。它的提出,也是在人文精神指导下对科学本身反思的成果。科学发展观不能简单等同于“科学发展”,这个“观”字是不能丢的,科学发展观是超越科学主义的发展观,本身蕴涵着深刻的人文关怀。
    
                             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和谐发展观
    在研讨中,大家认为,科学发展观对建设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的学者提出,从哲学层面进行反思,“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观念上的前提应是在社会结构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外因。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个维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作用、联系和制约的,人化的自然界和自然界的人化,是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和谐社会的人和自然的关系,应是化古代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敬畏”为“尊重”,化近代人类对自然的“征服”、“统治”为“改造”,“尊重”和“改造”的合理结合,才是构建“友好”与“和谐”的基本要求。此外,辩证地对待“人类中心论”,全面综合利用自然界的多元价值,也是克服对掠夺自然态度的必要观念保证。
    有的学者认为,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我们的对外开放战略,仅仅通过外资企业数量和外贸出口的增长来评价对外开放的观念急需调整,因为它们反映出的仅仅是对外开放政策的接受程度,而不是真正通过引进外资所达到的发展程度。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是要调整结构、增强自身竞争力,而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增长的简单需求。因此,应充分关注外资、外贸对经济竞争力的效益问题,单靠外资、外贸增长拉动经济增长,并不能真正增强竞争力。奉行怎样的一种发展观,对于中国在世界各国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和谐双赢的发展观,才能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减少摩擦、赢得尊重并使自身受益。
    对于如何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专家们认为,有必要对改革成效的评价体系作出调整,社会公平应该占有重要地位。政府在提出改革方案时,对什么是经济领域的政策、什么是社会公共领域的政策,应有清醒的意识,诸如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不适合、也不应该完全用市场化来解决问题的领域,应区别对待,明确到底是少部分人得利,还是让社会公众获益。针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专家们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不仅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在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体系化城市战略;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管理新格局,将进一步消除地区分割的制度,有利于城市群发展乃至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来源:《解放日报》 (2005年12月19日 第13版)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