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学术论文

“海派京剧”与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建构 (下)

日期:2006/01/12|点击:58

三月二十一日
问上达功夫。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与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而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但是下学,学者只是从下学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传学录》上   一二页
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只是这气奔放,如此如何不忙。
《传学录》上    二八页
问易,朱子主卜筮,程传主理,何如。先生曰,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为后世将卜筮专主在占卜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艺,不知今之师友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类,皆是卜筮。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谓人心尚有所私,惟天不容伪耳。
《传学录》下    十二页
 
 
先生昨日去戏剧学院讲道教。
先生言:
先秦至宋很复杂,宋至明末成功三教合一。又示此图。
 
 
 
三月二十三日
   王医生(佑民)言:以先天图测妇女周期,极验。
先生言:男性其实也有周期,一般人不知道,这是生理学。有时候人会很难过,一般人不能掌握其规律。
朱先生(泠)写印光法师一条幅,“生死事大,大丈夫当预为之计”。又有“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之语。
先生赞印光语极对。又言此事非一段时间不能成就。又言朱泠此事为有功德。
黄福康言:王老师(武当松溪派传人王维慎)小中风。(他为外练入内一路)。
先生言:可见硬功也不能过分,一直这样打,气血只流一方面。又言,自己早年练太极拳,练到四五点非起不行。后一想不对,这样还是为气所用。于是自己纠正,先故意挨半小时,逐渐改了回来。又言,不经过此一阶段不行,有人认为既然如此就绕过,也不行。
宋捷言:西人用测谎器测人意念对植物的影响,知植物亦有欢欣恐惧等反应。
先生笑:
这样说来,人连植物也不可吃。
又言:
人DNA比植物DNA不知要高级多少,关键是人是不是能掌握自己的DNA,能掌握,吃他是超度他,吃荤吃素尚是小事,故“君子远庖厨也”。
又言:
昔一老和尚日吃数鸽,小和尚偷吃一翅,觉而责之。小和尚反诘,老和尚口吐一鸽,缺一翅,无可辩。老和尚云,我是超度。
又言:
窥基吃荤娶妻,玄奘偏传他。窥基是戒贤(借寿等玄奘)后身。
又言:
此皆寓言,事或不真,理真。
 
 
三月二十四日
因思《彖》之旨,为二项式定理(牛顿)+ 乘法不可交换律。
方以类聚 → (a + b)6 = a6 + 6a5b + 15a4b2 + 20a3b3 + 15a2b4 + 6ab5 + b6
物以群分 → a + b ≠b + q
 
问:我觉得变化气质极难,尽管先生一直讲课,我与别人均似无甚改变。
先生言:这样说你自己就一落千丈了。到我这儿存心来变化气质是变不掉的。到这儿来随便谈谈,不是来改变气质的。听了几年之后,还是要回复没来前的样子才好,你还有一个东西要化掉。
又言:每个人不可能一样。
又言:杭州欧汉容教气功,不教的,只在一处聚起吃茶,随便谈谈,常似也坐十分钟,常似不坐,就吃茶。人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场,以此影响人。人走后把凳子移开,把气散去,这样学。
又言:明德清云:惟儒可以入世,唯佛可以出世,唯道可以忘世。极深极深。当时人判教已不判本教内部,而是判三教。中国人思想最深到此为止,明末利玛窦来了。入世深者可出世,出世深者可入世,忘世即出入无疾。
先生言:
我写这些东西是为了觉人。但其实是用不着的,别人自己也会懂的。这些工作是多的。(大意)
但现在一般人都不知道入《易》之路了,上天梯给斩断了,所以要讲点出来。
我写这些也是旁边有个物事在要我写。
先生言:
波粒二象性即北方玄武,专注于一,一会分出二来。
先生言:
儒、道、佛的内容文革前早就与薛先生弄清,不谈了。——大家还是欢喜谈谈《易经》吧。
先生言:
《易经》过一二年你也会懂,可放心,一无神秘,二不妨碍日常生活,工作、家庭等一切照常。日常生活许多东西自然而然地看出一条路来。(大意)
先生言:
现在一般人都把老子庄子捧为了不得,他们没有去看六经。老子思想一定比孔子早,但老子书在孔子后,有啥道理。《诗》、《书》之所以好是因为本身各有一个整体,然里边又许许多多拼起来,非一人之作品,极为复杂。是一又非一,好就好在非一人之作品,一种思想。
又言:
当时我把《诗》、《书》、《春秋》都抄过一遍,《易》几遍。
先生言:
现代谈宗教无论如何是不行了。西方青年是没有虔诚信仰的,中国还不知有没有。去教堂是一回事,信仰又是一回事。故必须谈科学,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先生见示《神形篇》。1958年作?拟经,五进位?有杨、薛等序。
先生言:此书现在无人懂,我也不想讲。而且思想也有所变,原则不变。当时还哲学多于科学。
又言:
此书有据于《黄帝内经》。
先生言:
孔子划分到尧舜,明社会学之人。《内经》上推到黄帝,明生物学的人。生物学的人一二千年不会变。
又言:
孔子云:百世可知也。他能掌握三千年,所以现在还会有点作用。
先生言:
我很同情现代的二个人,皆不为同行所理解,非常奇怪。一为任继愈,说儒家是宗教。二为钱学森,提倡研究特异功能。
问:现代已无人研《易》,否则先生的《易经》出来,亦不会为同行所理解,对先生的破经学易,破孔子均会大惑不解。现在再抬一个人,一部经(《易经》)无论如何不行。易学,天地自然之易。
先生言:
我醉心孔子,唐先生茹经。清末的经学家实在不象了,故我赞成五四运动不够彻底的说法。儒家无论如何是宗教。王假有庙,天子、政教早就合一,且深入到家庭,造成几千年的封建。西洋的宗教浅,故弄出教皇国王分立,有矛盾。儒家把这一套宗教来代替原始宗教,所以造成了宗教不振,里面保存的科学也就没有了,故道教可贵。
先生言:
《序卦》家人、睽、蹇、解四卦,六十四卦唯此错综复杂。《杂卦》则曰,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又《序卦》连续此四卦为我国家庭组织之基础。《序卦》是正常组织家庭到出现破坏,《杂卦》是先有难然后成功家庭。
先生言:
《彖》当然还有许多其它意思,这篇文章顾不上了。(指《论<周易·彖>作者的思想结构》)
先生言:
有些问题单靠想是想不出的,要学会从四则运算到代数。如鸡兔同笼问题,想不出的问题,以X代之。要列出方程式就行,让数学去代你解决。如四维以上空间,在六合之外,人脑不可能直接成此象,但数学能解决。
先生昨日言:
现在的人真可怜,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故追逐算命等江湖术士。又对某人言:你要来听我,你的神通就不灵了,我把这些全戳穿了。某人自信不会。
因问:消失了不要紧,那就可更上一层。
先生言:上一层仍会有上一层的神通。
 
 
三月二十五日
《易》象数四个整体。一、大象(两体);二、序彖·小象(卦变、爻变);三、序卦(反复);四、杂卦(进一步变化)。
因思:学不至天人之际不足以为学。在天地之际连环可解也。
先生言:连环要在六合之外去解。
 
《论语·尧曰》: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曰:
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先生言:
孔子内圣、外王之理尽此,又括尽一部《尚书》之旨。
 
《孟子·尽心下》: 
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
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
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大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孟子》末章)
先生言:
此即所谓道统之传,至孟子而绝。五百岁之是非不去管,至少孟子已在总结历史规律。
 
先生言:
我们两个在此说话,全世界均共此一时间,但我们俩亦有自己的时间。此时间是一是异,此动量与坐标不可能测准。
先生言:
薛先生云,张骞通西域前,早有人通西域。如《尔雅》中的“旃蒙”等,早有人推测其为译音。又如天干地支,中国、埃及、巴比仑同,此可能有共同的起源或交通。
问:
此理可解之,史前史远长于文明史,张骞一代通之,固为伟绩。但史前史可以十几代或几十代完成交通,一代不自觉移徙数十里,不足为奇。
先生言:
是,完全可能。薛先生解放后不书公元,甚至不书甲子,只书“旃蒙”等,此其不合作之志。
 
三月二十六日
先生昨日讲《至乐》、《达生》。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无有哉。
先生言:
我喜欢把结论先提出:就是后面的“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最快乐的事是没有快乐。活身、长生,庄子围绕此二命题做文章,文章不要紧,要看其实质性的内容。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惧生,寿者昏昏,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以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
先生言:
庄子破富、贵、寿、善都是为了形。身外之物,物都是在外面的,说容易,想清楚就不容易了。
又言:
如心里能外物,物就不在外面了。(大意)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
先生言:
注意,他不与世俗两样。庄子掌握这一点。他与世俗两样,又不去与世俗两样,而世俗自以为与他两样。为什么,俗就是《秋水》中讲的贵贱不在己,故其不以万物之得失为乐。无为,一切自然而然。庄子“役物而不役于物”(控制万物,不为万物所控制),一般人认为一、物越多越好;二、要求万物有个一定的形状。
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先生言:
其语出于《老》,其中有象,其中有精。天无为,天没有生物感觉。无为,一个是万有引力,一个是离心力,天地无为而无不为。人把感情放进去,就有为。
又思:
注意先生读书音调。孟子云: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尽心》)。昨日徐培均(文学所古典室)云:吴汝伦招考不出任何考题,只需读一篇古文,以观其功力。唐文治因而入选,因理解全入此。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则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先生言:
心安理得睡在最大的一间房间里,此是庄子之至乐。没有想通到这个境界,去学,最没有用。庄子是不能学的,到此时,如果你想哭,就哭一场。且不说此,人有人的波动,悲伤经不起,能淡一点也好,一点点积聚到此。
支离叔和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
先生言:
现在旅游全世界盛行,看书什么,都不如亲身去那里,有信息遗留在那里。此去黄帝之丘。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頞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先生言:
此为庄子幻想死的快乐,有极其沉痛的地方。我讲任何一篇《庄子》,都必提到当时是战国时代,任何寓言,都需返乎当时的客观环境。司命,庄子想象控制命的东西,屈原《九歌》有大司命,少司命。庄子不信,是有意表示态度。
又言:
一百年前的历史如何看,不要你在里面方能看,你在里面就不是看了。所以自己不要放进去。
颜渊东之齐,孔子有忧色。子贡下席而问曰:“小子敢问,回东之齐,夫子有忧色,何邪?”孔子曰:“善哉汝问!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吾恐回与齐侯言尧舜黄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农之言。彼将内求于己而不得,不得则惑,人惑则死。且女独不闻邪?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先生言:
有种人会知道你的一切形状、作风,到那里合不合,一看就知道,故孔子有忧色。不是褚不好,也不是绠不好,是不合适,是大小不配。看你有没有能力看出此,这是最好的处世之道。你去跟他讲黄帝,他本来没有,不知道。内求己不得,故凶。随便讲什么话,不知道,再好的东西,没有用。不好的东西,大家很喜欢,合了。如我讲庄子,大家都知道此书,具体如何却不知道,故想听。学不知道的东西,要一点点积,以后还会有变化。
又言:
鸟喜欢自然的东西,故要以鸟养养鸟,非己养养鸟。一切自然而然。
因思:先生讲《道藏》时言,我也不管他们听入不听入,借此机会自己把有关内容翻一翻。
先生言:
《庄子》总纲在内七篇里,考据家为内、外篇何者在先争论不休。争论可以,但《庄子》本身是什么,却不去管了。不知书是什么,跟着去考据没意思。可能外篇、杂篇早,内篇总结之,我也相信。
又言:
《易》不用一卦一爻教会。
列子行,食于道,从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之曰:“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若果养乎?予果欢乎?”种有几,得水则为继,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蝴蝶。蝴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干余骨。干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先生言:
你没有死过,谈死,都是假的,故谈生死要两个。列子与骷髅,列子代表生者,骷髅代表死者,列子知道不生,骷髅知道不死,故生死为一,通生死。
这是庄子时代的生物学,最物质的。谈生物界之变化,不用佛教的六道轮回,与分子生物学很相象。几,微生物,微生到分子数量级,还可以到基本粒子,量子,更微了。这是两千年前达尔文的进化论,人死变为最小的机,万物皆出于机,入于机。庄子在于将生物合而观之,当时不可能谈清楚,但已经很伟大了。过二千年,再看现在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啊,这么落后。
先生言:
天地自然界,生物界的变化最高就是人。人以后又有种种社会科学,几十亿年的生物进化,人有文化仅几千年。
生物被地心吸力拉得最厉害,故从海底一点点上来,植物根朝下,动物横,到人头方才向上,直立人方是人的标志。生物的本能就是发展,向上。鸟一直想飞,故飞上去了。但鸟两只手还没有派用场(企鹅能直立,但不会飞)。人的手可起大作用,利用外物。
人肯定要变化快了,仅一二百年可见到。今已有一、上月球,第一次离开地心吸力,进入三维;二、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现在就处此大时代。当然,不能把自己放进去,把自己放进去就完结。
生物二千年绝对没有变化,生理心理都是一样。的确有逍遥方法,养生方法,齐物方法。读古书,要到庄子的当时去看,如果你能同庄子相应,那照样可同二千年后的人相应。
分子生物学三十亿年,达尔文十二亿年。遗传密码过多少亿年变掉几个,高级一点。马生人在猿变人之先。
 
周坤荣设金钱卦,筮得889777,遯之否,立夏动,世爻主,应爻客,火克金,主强制。此京氏易法。
周言:之否恐有阻塞。先生旁言:与卦象无关。
周言:且看此次是否准。先生言:准也不说明问题,你一百次准,一百零一次还会不准。归纳不说明问题,而是另外有一个东西。
因思:先生极力破斥迷信,于此道坚决不为,于周等思提高之而不峻阻之。此得自然之理。先生常讲《应帝王》壶子事。
 
钱钟书《管锥编增订》43页:
占卜之词不害为诗,正如诗篇可当卜辞用,《坚瓠秘集》卷五《签诀》,记“射洪陆使君庙以杜少陵诗为签,亦验”,即是一例。西方古时亦取荷马、弗吉尔史诗资占阄,《巨人世家》一章尝详道之。
先生曾言:杭州昔有月下老人寺,乃清末一落第秀才(有姓名)为改名,并作诗一百首以作签,多可数解,抽之常验,遂香火极盛。先生幼时与同学去过,尚见之。
又思先生常言: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又印光言:算亦如此,不算亦如此。(《印光大师法语》27页)孟子言: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公孙丑》下)
 
 
三月二十七日
《庄子·达生》(二十五日讲):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事奚足弃则生奚足遗?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先生言:
我读《庄子》,不读其它,就读此二句,达生达命,达生达命。
达观,原义:周公洛阳造城,造好了去参观,今云验收。四面都要看到家,故搬迁东周。不知原义,讲达观就空了。
达的方法,不要去奈何,不务生之所无以为,不务知之所无奈何。不达生,不达命,一切情绪就来了。
养形必先之以物,这是庄子唯物处。人不吃东西不行,已知动物DNA中缺几样氨基酸不能合成,必从外界获取。但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又怪谁!有生必先无离形,此庄子不相信鬼,我也不相信鬼。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庄子另一处云:哀莫大于心死。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身,毛病就出在这儿。弃世,扔掉时间,不要管时代,就是世拉住你。与彼更生,与另外的东西一起生出来,更生则几矣。形要,形不可执,到形全精复。养形就是养根本,就是生的时候到无生境界。形不能违,但单靠形不能解决,此为关键。生生者不生。
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先生言:
此由坐驰到坐忘。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即《尚书》天工人代,人定胜天之象。人超过自然界,生物超过无生物,达到自然,再超过自然。
子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请问何以至于此?”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遻物而不慑。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是以天下平均。故无攻战之乱,无杀戮之刑者,由此道也。”
  先生言:
列子、关尹,先秦时道家。此段养气功夫极高,非杂技之类。处乎不淫之度,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人不同电子计算机,有一个最高的神经细胞在细胞核心中,此一死,全死。醉者坠车,今亦有一事,一小孩从三楼摔下,仍走路,此不知。(宋捷言:知此事。)与此有点象。成人不可能,一吓,自己出事了。可见庄子当时已经喜欢收集这些资料了。当然不可能全部如此,所以对此类事至今有信有不信。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要有不怨飘瓦的思想。
庄子是庄子时代最先进的思想,我现在这样讲,是要显出庄子的思想,不是说庄子已经知道分子生物学。不能倒过来,要分辨此。现在许多人读庄,都把自己摆进去。要以庄子看庄子,回复到时代背景去。庄子基本是生物学,对此体味很深。
 
今日先生去戏剧学院讲道教人物(第四次)。
路上问:读《杂卦》,感其精深,早已涉及佛道实质性的内容。李鼎祚云:“权舆三教,钤键九流。”朱熹云:“佛教把中国好的东西都拿去了,中国把佛教坏的东西都拿来了。”虽然有民族主义情绪,但其意旨不可忽。
先生似许之。
问:思单刀直入,直接触及内容。
先生言:你能直接触及内容,我就承认你懂《易经》了。当初杨先生就这样讲我懂《易经》的,你现在还是一句空话。
问:我现在还不能直接进入《易经》,只是做点准备,直接进入要有能力的。
先生言:是啊。我已经把千余种直接简化到四种了。一、《周易集解》,李鼎祚;二、《周易注疏》,王弼、孔颖达;三、《周易折中》,李光地;四、《周易述》,惠栋。读了这四种,我就可以和他讨论《易经》了。奈不得此人何,再简如何简呢。王医生已经算得欢喜了,把我的录音都拿去听,还是和《易经》隔得不得了。
问:听先生课日久,虽核心问题没解决,但周边上的问题还是消掉不少。
先生言:当然。又言:我来讲课,根本不备课,来讲前,脑子里一点东西也没有。讲时脑筋搭一搭,哦,老庄,就如此。当然原则早就定了,讲的时候内容自己出来。
过华亭路服装自由市场时,先生言:
二十年前薛先生早就看出:化纤出来,当时虽贵,服装问题已解决,现在情形可见,人们服装翻花样全从此出。衣食住行是人民生活大问题,衣解决了,食还没解决。美国一个农民可养活二十人(大意),其余国家相距甚远。然一旦能人工合成粮食(氨基酸),社会还会大变。
 
 
三月二十八日
先生言:
先秦西汉为黄老,汉魏为老庄。马王堆掘出汉初文帝时《德道经》、《黄帝四经》,当时还没有尊儒。自己有了德后再讲道,而不是空想那个道,如魏晋。
马王堆本,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为道纪。
此“今”一字千金,一般认为老子重古,中国历来重古,故传统保守。老子思想汉初是执行的,故有此说。掌握了今天的理论,掌握了今天具体的,还不够,要看历史,是为道纪。有了反思,可知发展。魏晋本一定在汉武后。
道教历来是重今的,董仲舒斥黄老后,黄老入民间。东汉初楚王英赞成黄老,与中央政策有矛盾,故自杀。
不执今之道,今之有,你的反思就没有能力。现在的今是原子时代,时间标准刚从日月超出到星。从这个角度反思,才可看老子。
老子的确想象微观空间,反身体味几十亿神经细胞,很具体。清静无为的老子是魏晋加上去的,魏晋一脱空,自然科学没有了,老子不负责,王弼负责。
老子思想肯定在孔子前,成书肯定在孔子后,我负责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有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战国百家争鸣,包括各种思想,总结成二句: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今永远变化,有时间性,他相信有恒常不变的道,所以得时空之坐标,此思想很伟大。有道必有名,恒道恒名,一定要从天地之始开始。他是从德开始。无名,天地之始,此唯物,一直推到生物之前,历史推溯极远。有名万物之母,万物实质,概念变了,变到有无那里。没有否定有,有无各有其用。妙,眇,极微观。徼,边际。同出,玄,总纲在我。道教从此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非常多非常多的妙就是从此出了。看众妙之门,这方才是老子。
老子众妙之门里面东西多得不得了,黄老是很物质的。《内经》是医学宝库,同《老子》合,不是空谈哲学。
河上公注,玄牝之门,口鼻。呼吸比吃东西还重要。哼哈二将,一鼻一口。
汉末经学崩溃,儒家尧舜禅让政治,虽说得好听,具体一看都是假的。曹操搞禅让,于是社会丧失信仰,另外搞一套就是玄学。老子还不够他们想象,故郭象注庄。庄子是先秦的,对老子理解也很好,但汉朝并不盛行。庄子有应帝王思想,汉朝有组织,并不重视。
庄子齐物,众妙之门出来的东西,没有收拾进去,都要齐。
佛教进来,老子敌不过,庄子敌不过,老子加庄子也敌不过。空讲没有用,魏晋玄学全部崩溃,但道教在。
老庄不能概括道教,道教概念比老庄大得多。
 
 
三月二十九日
读先生《论<周易·杂卦>作者之思想结构》,可分四部分。
一、杂卦结构图;
二、周流六虚图;
三、四象——十六互卦——六十四卦图(三图);
  (二划) (四划)  (六划)
四、三百六十爻当六虚六位图。
 
先生言:
《太玄经》用“卦气图”对应“序彖”
      “玄冲”对应“序卦”
      “玄错”对应“杂卦”
先生言:
23= 8卦  (23)2= 64卦  即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义
22= 4象  (22)2= 16互卦
(22)2·(22)1=(22)3= 64卦
 
先生答问言:
人定胜天之定,是知止而后有定之定。
先生言:
《周易》首乾尚较易做到,保合太和成既济较难。
又言:
三百八十四爻一图,首尾无一卦无来历,只不愿全说尽。
机械学院党委书记某于静坐中见景,且问动静。先生为解之。
先生言:
艮卦《彖》:“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又言:
静坐中见佛魔景象亦是幻。
又言:
今天科学已能解释的要用科学解释,还不能解释的也不能说它不科学。
其人走后,先生言:
今天你恰遇,否则这些事我也不愿意谈,其实是脑子里几十亿神经细胞的作用。当初我看见过观世音,相信得不得了,后来才进步了,要魔来魔斩,佛来佛斩。
又言:
王阳明龙场一悟时,曾看见自己本来面目。
又言:
阿弥陀佛现在可用宇宙人讲。星河无限,世人局限于地球,眼光太狭小了。(大意)
问: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似不大可能。
先生言:
未懂此以前当然处处不自得,且焦虑,故熊先生参“轮回有无”之话头。
问:
“涣奔其机”是否即庄子“万物皆出于几,入于几”之机。
先生言:
涣时急至庙中,庙中有张几,至此可以定一定。九五涣汗其大号好,发出声音来。《周易》卦爻辞知道整体,可以自由讲,不知,文字考订再精确也没用。
先生言:
你一直处顺境,对社会了解太少。我已经算不管了,你尤甚。不知社会世道,《易经》中的一部分内容就显不出来了。
先生言:
我写这些,是入世的,故已尽量浅了。过去写的,只有杨先生等一二人懂。
先生言:
毛奇龄《仲氏易》,其卦变图简单。研究卦变,主要在“彖”上讲,要在合《彖》。
先生言:
排《杂卦》可能是先有六十甲子,即三百六十爻当六位六虚图,后排《杂卦》。西汉人脑筋中都有这么套东西。
先生言:
我在此一星期讲二次,是随便讲,不算上课。既然一直有此摊头(从杨、薛来),就利用利用。
又言:
当初写一篇就讲一篇,故一星期一篇。那些文稿(极大量)就是那时积下来的。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