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建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的重点项目成果之一。它从全球化的视野上,探讨了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和21世纪初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全书分为“财富是一种文化――文化产业研究的缘起”“产业界面上的文化之舞――文化产业的结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文化产业的投资澳奥妙”“知本家在行动――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好戏需要大平台――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等九个章节,突出了文化产业的基本定义,文化投资回报的基本特点,文化产业发展的四大空间,文化产业的主体从主流化到集团化,文化产业的政府调控从“管制化”到“非管制化”,WTO的基本原则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认为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发展民族的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将促使中国深厚的文化资源与现代的从产业形态相结合,以扩大我们的文化发展空间;将吸收新的国际文化要素和文化样式,推动新的文化“杂交”,激活中国自己的文化艺术创造活力; 将和境外的文化产业集团合作,既采取“拿过来”策略又实行“走出去”策略,扩大中国文化艺术对国际的传播能力。该著作被认为是中国研究文化产业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
作者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丰富的材料,从美国影视产业的市场推广模式,到印度电影业对好莱坞的抗争,从中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到宋城集团等中国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从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产业分类的冲击,到“内容产业”等新型理念的传播,使全书成为一本理论和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研究专著,出版以后获得广泛好评,在许多省市的宣传文化干部培训班上,和有关的研究生教学中,都以本书作为参考书。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尹继佐教授亲自为本书作序。美国圣约翰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Jeffrey C. Kinkley在为本书所作的跋中评述道:“花建教授有许多成果站在了世界范围的现实研究和现实理论的前列。…..他的这一项贡献已经不是第一次,我相信也不是最后一次。我推荐这部重要的新著给所有对世界文化的趋势及其后果感兴趣的读者。因为这种趋势变化是如此的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