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9—30日,“传统中国研究上海地区学术交流会”在朱家角召开。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传统中国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共同举办,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交通大学等单位三十余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首先由社科院副院长兼历史所所长熊月之研究员致辞。他作为主办方感谢了大家的参与;并指出,上海的古代史研究者人数不多,学术活动相对有限,因此,由社科院出面举办这样的讨论会有利于学者间的交流,可以陶冶性情,促进彼此的学问和友谊。
会议由传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历史所副所长芮传明研究员主持。他介绍了传统中国研究中心的由来和特点。指出,以研究中心来整合全院的古代研究人才,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也更有利于和上海其他兄弟单位的学术交流。
会议分主题发言和自由讨论两部分,现场气氛融洽,讨论十分热烈。与会学者大多做了精彩的发言。
本次会议的嘉宾,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
上海师范大学的
华东师范大学的牟发
交通大学的
复旦大学的
社科院历史所的钱杭研究员认为,国内的华南研究就是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通过松散的学术共同体以达到交流信息、资源共享和整合,推进上海的古代史研究。他以自己最近从事的萧山地区的区域史研究为例,指出存在大量官方的和民间的历史记载,各自构建了不同的历史。他并提出,在传统中国研究中要特别重视文献的作用。
社科院历史所的罗义俊研究员则特别强调了“传统中国”是一个存在概念而非文献概念;由于传统中国从整体上已经不存在,最多只有断片,因此比起实地考察和以现代材料反观传统,文献的作用更为重要。还有其他多位学者也发表了相当有价值的看法,使与会者颇有得益。
在会议总结中,芮传明研究员建议,日后可以较多地举办有明确主题的、定期的学术研讨会,整合上海地区的各种资源,为国内、国际的传统中国研究作出更大的贡献。此议得到与会学者的一致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