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上海抗日爱国文学活动纪念会”7月2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纪念会由上海社科院文学所上海文学研究中心主持。出席纪念会的,有抗战时期在上海或其他地区从事抗日爱国文学活动的老作家,有多年从事抗战时期中国和上海文学历史研究的学者,有参加过上海抗日爱国文学活动的部分老作家的在沪家属,还有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共60余人。纪念会会场中心,展放着抗战时期上海出版的部分抗日爱国文学期刊杂志和文学作品,这些饱含历史沧桑的展品,显示了上海作家在民族危难岁月中,用忠诚和智慧,为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与文化,为打击敌伪和团结人民,做出的杰出贡献;还展放着历年来上海学者有关上海抗日爱国文学活动的部分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体现了后来人对民族先贤的光辉业绩的珍重,对他们的高风亮节的仰慕。社科院副院长熊月之对与会者表示欢迎和感谢,衷心祝愿参加过抗战爱国文学活动的老作家健康长寿。抗战时期中共上海地下党“文委”领导人王元化,因健康原因未能与会,专门托人到会播放了他的发言录音。在纪念会上先后发言的还有束纫秋、沈寂、徐开垒、何为、丁景唐、徐中玉等,发言高度肯定抗日战争对于中华民族不畏邪恶,捍卫独立、自由和国家统一的伟大历史意义,肯定上海抗日爱国文学活动是中国抗日爱国文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战时中国文学事业贡献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作品,还为中国文坛培养了一批出色的作家;发言还肯定了学术界关于中国和上海抗日爱国文学的研究成果,也呼吁对上海和全国的抗日爱国文学史料,做进一步的发掘、整理和保存,对上海和全国的抗日爱国文学业绩进行更系统、更深入、更科学的研究,使这部分民族文学和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为今天的中华民族团结与统一,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伟大事业,发挥积极作用。
附纪念会与会者名单:
参加抗日爱国文学活动的老作家――
丁景唐、束纫秋、何为、沈寂、徐开垒、吴崇文、吴岩、罗洪、金性尧、钱今昔、杨嘉佑、任溶溶、草婴、徐中玉、蒋星煜、黄裳、吴宗锡、蓝瑛
有关方面人士――
熊月之、徐俊西、胡小静、吴刚、庄建明、徐清泉、王恩重、沈飞德、徐春萍、陈默、唐祖伦、李果、沈米天、张大成、杨波、赵岚、张岚、沈文敏、汪澜、孙丽萍
抗战文学研究者――
费万龙、王尔龄、陈梦熊、武振平、应国靖、潘颂德、孔海珠、王文英、史承钧、胡凌芝、丁言昭、王周生、徐霖恩、张炼红、陈青生
老作家家属――
王任叔之子、 夏丏尊之子、 胡山源之女、 阿英之子、蒋天佐之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