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3月5日至14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代表团副团长、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厉无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要积极推进调节收入的社会第三次分配,进一步动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高效发展。他认为,现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已出现了一批富豪,他们有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意愿。社会也已具有一定的实行转移支付的条件。为了鼓励富人捐资建立公益性或慈善性基金,国际通行的办法是免除捐款的所得税,基金可以个人或企业的名字命名,允许设立者对该基金的运行章程有一定的话语权。此外,还应该为私人捐资的基金会的运作制定完善的法规体系。这种基金一旦建立便成为一种社会所有的财产,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按照基金章程规定的用途运作,用于资助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事业。
在本届两会期间,厉无畏代表还接受《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分别就机构改革、金融风险监管、房产价格、银行上市等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行政程序的再造;金融风险不是单靠监管就能解决的,需要靠金融创新来克服;汇率变动、放贷政策和土地政策是推动上海房价持续上扬的重要因素;银行上市的好处是能够增加一些制约,监管相对也比较透明,但上市后治理结构的变化还是取决于国家股所占的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