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协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承办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在我院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等部门有关同志以及来自江浙沪等地高校、政府、研究机构和媒体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我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荣华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论坛以主题发言和自由讨论两种形式展开,与会者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世界的发展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会上,上海财经大学的程恩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尚文教授、复旦大学的陈学明教授和上海社科院的许明研究员等四位专家学者分别就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美国纽约世界社会主义大会、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以及法国巴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上的中国议题等主题作了精彩发言。
程恩富教授在会上向与会者介绍了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基本情况,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式作了一般分析。他指出,日本的公立大学一般都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课程,而且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也比较成熟,包括逻辑学的马克思主义、数理马克思主义、计量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派和调节学派等各种思想流派。他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但应用领域研究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他认为,要在科学创新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应实现马克思主义在政界与学界的合理区分。
周尚文教授在介绍美国纽约世界社会主义大会情况时指出,“世界不是用来买卖的——世界共同利益的再思考” 的大会主题鲜明揭示了其反新自由主义的中心立场。他指出,大会对国际金融资本,特别是“沃尔玛化”国际垄断资本对劳动者残酷剥削的现象进行了重点批判,同时也对新帝国主义争论给予了特别关注。另外,大会还对美国的社会运动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认为美国正在兴起以反抗新自由主义和新帝国主义为主要目标的新的社会运动和劳工运动。
陈学明教授在会上就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他指出,近现代中国历史已经证明,西化派和复古派都不能挽救中国,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历史选择。他认为,通过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现代性思潮的一般关系后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不仅超越西方近代思想,而且超越西方现代思想,它对现代历史的“人类向何处去”这一问题作了科学解答。他指出,只有深刻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才能在面对“现代性”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将现代性负面效应降到最低、正面效应放到最大,才能在现代化过程中“医治现代性”。
许明研究员在会上介绍法国巴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关于中国议题情况时指出,“中国改革”、“中国社会”和“中国政治”等中国专题论坛在大会上受到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是,他认为,西方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甚理解,往往从抽象的社会主义原理出发来衡量中国的现实,对中国的历史、近百年的经验、现代化的特殊性等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从而出现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误解。因此,我们就必须向世界解释清楚中国为什么仍然在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怎样走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还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创新、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我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荣华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本次论坛召开的意义和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中央现在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发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他认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理论任务,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揭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