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二届中国西部十二省区(市)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会上,出席会议的各地社科院代表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三号文件《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情况的主题,就各省区(市)支持社科院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做法、地方社科院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途径与方式以及地方社科院的改革和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我院黄仁伟副院长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就上海市委、市委宣传部领导对上海社科院工作的指导与支持、我院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的做法、我院采取的改革举措和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加强与中西部社科院合作的思路等通报了情况、提出了建议。
会上,各地社科院代表交流了各省区(市)领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三号文件的情况。中央三号文件出台后,各省区(市)的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支持地方社科院的发展。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等都亲自带队到社科院视察、调研,关心和支持当地社科院的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把新疆社科院拟定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直接纳入自治区整体发展规划。四川、甘肃等省委都及时下发了落实中央三号文件的实施意见,责成省委、省府秘书长与各方协调,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同时,各地社科院还直接参与制订本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执笔起草有关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文件。贵州、四川、河北等省在制定本省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关文件时,都邀请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参与起草,以使有关政策和措施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甘肃省委根据省社科院关于贯彻落实三号文件的建议报告展开调研,省委宣传部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长达2万字,将社科院提出的问题悉数反映其中。
另外,地方社科院在参与地方重要决策的定位和作用也更加明确、思路更为清晰。甘肃、贵州、内蒙古、广西等省区都更加明确了社科院与省直机关的隶属关系、分管领导的职责、列席省委常委会议等的规定,通过有关制度保证当地社科院增加与省领导的接触面、拥有更多知情权和建议权。同时,各省区(市)对社科院的财政支持力度也明显加大。甘肃省委在地方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对社科院的财政拨款在2年内增加了1倍多,是甘肃省直单位中增幅最大的。四川社科院在落实三号文件过程中,得到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人均科研经费净增2倍。其他省市也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财政投入力度。
在各省区(市)领导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的同时,各地社科院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当好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与智囊团。
各地社科院在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分配激励制度改革、加强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以及加强软硬件建设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解决社科院人才青黄不接和人才严重流失的问题方面,各地社科院采取了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聘评分开、拉开档次、提高待遇、责酬统一等各种政策。在分配激励制度方面,各地社科院实施了优秀成果配套奖励、不同档次的岗位津贴等措施。在学科建设方面,各地社科院着力于科研体制创新,出台各种新的科研管理和考核制度,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加大对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投入,积极构筑基础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的高地。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各地社科院通过深化改革、重组机构、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和设施,加快信息化建设工程。部分社科院已出台货币化分房方案,房补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并通过“一院两制”的办法,为行政人员争取到与公务员同等的医疗和社保等待遇。
根据中央三号文件精神,各地社科院还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目标定位,在原有基础上总结和提出自己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例如,山东社科院以齐鲁文化为特点的儒家哲学文化研究;宁夏社科院的回族伊斯兰教研究和西夏学研究;广东社科院的中国近代史与孙中山思想、广东地方史、岭南现代文学史、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特区理论、港澳台研究等;甘肃社科院的敦煌文学研究;新疆社科院的东突问题研究、新疆史和回教文化研究等;内蒙社科院的元代研究;云南社科院的边疆和少数民族问题研究、东南亚和南亚问题研究;等等。这些地方特色研究是地方社科院在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所在,也是为当地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点所在。
会上,各地社科院还就如何当好省区(市)委省区(市)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进行了经验交流。各地社科院认为,要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功能,社科院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地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从地方党政领导关注的大事和重大问题出发,展开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而又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提出科学的、符合当地实际的政策建议。
会上,各兄弟省区(市)社科院也都表示希望与上海社科院加大合作交流力度。我院黄仁伟副院长在会上也谈了加强与兄弟社科院合作的基本设想。他指出,上海社科院可以与江苏、浙江等社科院加强长三角一体化问题研究的合作,与湖北、重庆、四川等社科院加强长江流域共同发展问题研究的合作,与云南、新疆等社科院加强东西部联动问题研究的合作,同时还可以同各地社科院联合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的综合研究等。他认为,与外地社科院的合作研究可以成为上海“服务全国”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