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就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2日在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旨在于研究和探讨新发展观下劳动就业问题的新变化、新趋势以及就业理论的新发展,以更好的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来自上海、北京与武汉等地研究机构、高校与政府的专家学者百余人,针对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就业与经济社会如何更好地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按照“五个统筹”和“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而就业问题恰恰是改革、发展、稳定三方面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从就业理论发展的进程来看,经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经济服务化、城市化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观对传统的就业理论和政策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就业理论亟待有新的突破和创新;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也需要对不断探索中产生的新经验、新问题、新对策进行一个理论上的梳理和消化,以进一步指导新的实践。
本次会议力图为学界和政界提供一个交流和研讨的平台,以期在上述两个方面有一些新的收获。会上,我院常务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研究员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代院长袁志刚教授就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分别提出了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其他专家、学者分别以就业与协调发展、都市就业和就业与社会保障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