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日,“经济伦理:从规范到标准”研讨会在上海金外滩大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和上海快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是“经济伦理国际论坛”系列的第三次会议。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工会企业的一些同志共四十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专题演讲和自由讨论两部分组成。上午由尹继佐教授主持。童世骏教授对经济伦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了阐述,认为第三产业中的伦理、企业经营中的伦理尤其值得关注。上海市总工会群工部张立群部长从实际工作出发,认为经济伦理研究对建立“和谐社会”有巨大帮助,现实社会的不和谐对工人伤害很大,经济伦理规范涉及核心问题是公平公正、协调、责任和诚信。快乐集团副总经理从公司实践出发,对经济伦理与SA8000的关系进行了阐述。(SA8000是 Social Accoutability 8000的简称,既“社会道德责任标准”,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的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指定了最低要求。)欧洲经济伦理网络主席豪维珂教授作了主题为“伦理学与经济学”的演讲,对伦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作了厘清。
下午由与会人员自由讨论,围绕权利与责任及其实践问题、经济伦理与SA8000、经济伦理规范的标准化趋势及其挑战三个主题进行。讨论热烈和深入,对权利和责任的落实问题、政府公共服务问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责任不对称问题、弱势群体问题、改革利益分配问题、SA8000对我们的挑战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湖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独立董事欧阳润平教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权利与责任问题、经济伦理与SA8000问题进行了发言。上海社科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陆晓禾教授作了总结发言,认为规范必须向标准迈进,成为可操作的东西才能避免类似“安然事件”的发生,这是一个从规范问题到协议指南公约、再到指标化、到标准化、然后过渡到认证机构化的过程;公司通过三个原则来进行自我评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人权利益相关者原则和衡量绩效原则。
本次会议召开于SA8000在中国某些三资企业实行、对中国很多企业都有很大冲击、引起了很多争议之际,会议对此深入的探讨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对理论建设和政策制定都有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