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学术论文

张泓铭《城市房地产预警研究——综合模拟法的运用》

日期:2004/11/12|点击:221

没有一样人类的发明创造,像电视那样既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又招致了如此之多的争论和责难。电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希罕物,1929年全美国只有18个公共的电视收看站,向观众提供一位歌唱家的侧面的演出图象。三十年代是电视蓬勃发展的年代,1936年2月11日起英国每天播出两小时的电视节目,1937年电视台直播了乔治国王的加冕典礼,到1939年英国的电视观众已达10万之众,居世界之首。1939年同样是美国电视发展的标志性年代,电视台播出了4月3日下午举行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开幕式,美国观众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罗斯福总统的风采,当天美国创记录地售出了25台电视机,如果你知道当时的电视机价格相当于小轿车的话,你也许就不会小看这一数字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粗暴地打断了电视的发展进程,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英国电视广播公司随即停业,美国在1941年开始了正规的定时电视播出,纽约WNBT 电视台在棒球比赛中播出了第一条电视广告——布洛瓦手表的广告,广告费是9美元。同年,美国参战,电视等家电消费品生产陷入停顿。直到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电视才在美国大面积普及,此时全美的电视机拥有量已达5000台左右,到60年代初,数量则激增到了5900万台。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牛顿· 明诺1961年在国家广播工作者协会作了这样一段演说:“当电视台开始广播时,请你坐在电视机前,并呆在那里,你将看到一个广阔无限的世界:游戏、暴力、请观众参与的活动、完全难以置信的家庭喜剧、流血和喧闹、故意伤害、虐待狂、谋杀、私人侦探、卡通……更多的暴力、无穷无尽的、许多商品化的大叫大嚷的宣传,诱惑和罪犯。”。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40多年,但是我们惊讶地发现明诺先生对于电视的“推销”,与今天的人们喜爱电视的理由竟然如此相象,也许电视的本性从它诞生起就一直没变,而紧随其后的批评声浪则一浪高过一浪。

在一篇关于人们对电视的认知反应的文章中,德国媒介理论家史特姆得出了一项重要的观察结果。他认为心智至少得用半秒钟才能充分地、有意识地整合信息,但是,快速变化的电视图像拒绝给收看者这个时间,用史特姆的术语来说就是“缺失半秒钟综合症”。结果,看电视的人成为一种外部力量的牺牲品,成为快速的视听节目编排的受害者。电视图象同时也损害了电视观众的言辞表达,电视节目从容不迫地阻止了那些必须用言辞来加以表达的反应,以至于我们轻易地就成为了广告信息的受害者。

社会评论家伊格纳蒂埃夫更直截了当地谴责电视,他认为电视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为一种机敏但肤浅的文化,电视正在向我们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有文化修养的精神气质发起挑战,并代之以自身触觉的和集体的口语状态。它威胁到了我们通过读写而获得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主权。

电视的发明,使得人们毋需像过去那样走出家门投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去感受现实,我们只要打开电视就能在家中接受和感知现实,这究竟是电视的功绩还是罪过呢?电视的批评者认为过远远大于功,因为电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塑造和支持了一种“超现实”,而且,如今电视传媒所制造出的“超现实”,显得比“现实”更“真实”。法国思想家鲍得里亚认为大众在接收电视传媒的内容时,只是要求获得其中的娱乐性场面,拒斥和消除了其中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消除了传媒资讯与现实之间的界限。电视传媒迎合着大众的心理,通过娱乐性的“狂欢文化”场面“复制”着大众的口味、兴趣、幻想和生活方式,从而传媒的操纵实际上是从外部控制了大众的意识,从而造就出当代社会中的电视观众。更重要的是,电视传媒实际上已经成为淫秽的、透明的和狂喜的工具,因为电视镜头把以往属于私人空间的规则、习俗和隐私加以外在化和公众化,任何传统意义上的秘密已经荡然无存,一切都展示在荧屏上和公众的视野中。

如同有识之士所担忧的那样,没有任何其他一种媒体像电视这样充斥在我们的文化之中,情景戏剧、体育运动、谋杀案审理、快餐商业广告、遥远地方发生的战争等等都通过电视源源不断地进入我们的家庭。电视渗透的面是如此之广、影响又是如此之深,它对于我们形成对世界的看法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也许我们最终将被迫作出选择,要么设立一个强有力的批判机制来帮助我们认清电视的本质以及它对人造成的影响,要么索性砸栏电视。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