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又上了也一个新台阶,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将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中。作为大产业经济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咨询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与挑战。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及缩影,因此,有必要对上海咨询业的发展情况、发展障碍、发展前景及发展对策等进行分析研究,使上海咨询业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定义
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咨询的定义描述比较简单,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的《现代汉语辞典》(修订本)的解释是:咨询,征求意见(多指行政当局向顾问之类的人员或特设的机关征求意见)。
而事实上,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咨询服务从内容到形式、范围多有了重大变化。国家科技部编写的《中国乡镇企业咨询服务指南》的表述是:现代咨询业是系统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现代分析方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类经济、科技和社会等复杂问题而进行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其目的是为客户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计划、建议、报告、途径、方法,或者是有参考价值的预测、数据和调查结果等。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现代咨询业是一个由众多专业服务构成的“产业群”,是由战略、经济、管理、市调、工程、技术、信息、投资、证券、会计、法律、人力等众多(细分可达数百个)专业咨询服务组成的一个“产业组合”。它的特征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现有资料和信息的搜集、分析、研究和预测,为客户提供单个或一揽子的“解决方案”(Solution)。
(二)状况
上海的现代咨询业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中国最早出现代咨询服务的城市之一。20多年前,当第一批外国投资进入上海时,为了解决成立中外投资者组建合资项目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经当时的市委、市府批准,上海社科院一批有国际经济经验的专家成立了上海最早的咨询机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海现代咨询业已初具规模,并以独立的产业部门在上海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单列。据上海市咨询协会的统计资料,至2000年底,上海市有各类咨询机构7700家,具体如下表:
项目 | 合计 | 主营机构 | 兼营机构 | 备注 |
企业数(个) | 7,700 | 1,936 | 5,764 | 1 |
从业人员(人) | 139,682 | 28,649 | 111,033 | 2 |
专业人员(人) | 72,592 | 16,037 | 56,555 | 3 |
年咨询收入(亿元) | 88.6 | 55.37 | 33.23 | 4 |
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人) | 18 | 15 | 19 | 5=2/1 |
企业平均咨询收入(万元) | 115 | 456 | 6 | 6=4/1 |
行业人均咨询收入(万元) | 6.3 | 19.3 | 3.0 | 7=4/2 |
资料来源:《上海咨询信息》,
(三)态势
随着上海咨询业规模的扩大,咨询机构的所有权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早期的清一色国有咨询机构,逐步转变为国有、民营与外资三种所有制的咨询机构共存。特别是92年以后,伴随着外资大量进入上海,一批为跨国公司打前站的国际著名咨询机构,如安达信、麦肯锡、波士顿及普华永道等也相继跟进,并纷纷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外资咨询机构对国内产业界的影响力也迅速扩大。
从各类咨询机构在产业界的影响力看,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则原先的国有咨询机构将进一步萎缩,民营会有所发展,而外资将迅速发展并成为咨询市场的主导。
(四)成绩
应该看到20多年来上海咨询业为上海的旧貌换新颜作出的重要贡献。
在战略咨询方面,完成了“新技术革命和上海对策”研究,提出了上海要“改造传统产业,建立新型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设想,为把上海建成一个“开发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描绘了蓝图。
在工程咨询方面,除了早期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宝钢长江(筑库)引水工程咨询论证”外,还完成了一系列包括南浦大桥、沪杭高速公路、延安路高架及地铁、轻轨、隧道等重大工程在内的咨询项目。
在涉外咨询方面,上海2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世人瞩目,其中外资的大量进入功不可没,而这与涉外咨询机构的有效服务密不可分。仅社科院的咨询机构就完成了近千个咨询项目,其中有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以及国际组织的贷款项目苏州河综合治理等。
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咨询业在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还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涌现出一批信誉咨询机构和成百上千的注册咨询专家。
二、发展障碍
上海咨询业在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