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发布

文汇网│关于经济学那些事,青年学人都关心些啥?

日期:2023/12/11|点击:11

近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23科研成果系列发布会(二)上,刘丰、王玉、余开亮三位青年学人携各自新作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发布了《人口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清代的粮价与市场空间结构》三部著作。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何内在关系?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有着怎样的学术价值?从清代粮价为切口,如何认识清代市场空间结构?关于经济学那些事,我们不妨听听青年学者所关心的话题。

青年科研人员呈现的是一家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未来。长期以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重视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帮助青年科研人员提升研究能力,组织出版青年学者著述就是其重要举措之一。包括本次发布的三部作品在内,出版著作基本上都是经济研究所青年学者的首部著作,是作者潜心研究,并根据各方面意见建议反复修改打磨的成果,也是作者开启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涯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变,科学总结与客观把握人口对经济的作用规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亟待探究的命题。《人口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一书以生育率下降的宏观、微观因素分析及人口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作为主线,以经济增长理论、人口转变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了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抽象归纳法、数理模型方法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等分析方法评估人口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刘丰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年均约2.7个百分点,但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负面影响将在未来逐渐释放。中国城乡结构变动促进生育率的下滑,通过劳动力再配置、资本扩张与生育质量提升,促进经济增长。尚未发现中国人口结构老化会抑制自主技术创新,且人口流动促进了技术创新,但要注意成果的转化率。

地政学派是民国时期集土地改革学术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体的著名学术团体之一,对中国近代土地经济学的探索和土地改革的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基于对地政学派各类原始文献资料的发掘,系统梳理了地政学派的发展历程和学术研究,归纳总结出地政学派所构建的包含地权理论、土地金融理论以及土地现代化治理理论在内的中国特色土地经济学术思想研究体系,拓展了近代土地思想史的研究。王玉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土地市场的全面开放,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完善、土地融资模式转变以及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等成为中国土地问题研究的重点领域,由此便可与地政学派在土地产权、土地金融以及土地现代治理等领域的研究连接起来。虽然历史情景并非完全相同,但现在和过去面临的一系列根植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约束条件却存在很大相似性。

近年来系统的清代粮价资料得以为学界利用,清代的粮价及市场问题再次成为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清代的粮价与市场空间结构》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展示了清代粮价报告制度在地方基层的实施情况,并对粮价细册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相对价格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清代粮价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探索清代市场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过程。余开亮利用青海省档案馆藏清代循化厅档案中的粮价报告清单,梳理该厅粮价报告的形式、内容及制度的逐步规范化的过程,通过档案中的循化厅与上级官员关于粮价报告的互动,揭示了布政使作为地方和中央粮价信息传导枢纽的关键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左学金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程霖教授分别对三项研究成果进行了点评,并鼓励青年学者不断努力,为我国经济理论研究贡献力量。

 

    来源:文汇网  2023126日  作者:刘迪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