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上海两会】文汇报 | 周冯琦、包亚明: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

作者:文汇报发布时间:2024-01-26点击率:36

上海,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习近平总书记202311月底至12月初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城市规划和执行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本报约请沪上专家学者,聚焦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宜居安居、基层民主、环境改善等方面建言献策,深入研究阐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构建人、城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新年首个工作日,上海举行全市城市更新推进大会,以城市更新为牵引、为突破,激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加快推动全年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城市是有机生命体,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城市更新是城市这一有机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城市的扩张总有极限,但城市更新却没有止境。世界各国一些传统城市都曾经历过多轮次的城市更新,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上海城市更新探索始于近十年前,城市更新背后的逻辑从大拆大建,到渐进式、留改拆布局,从增量建设转入存量更新,从新增建设用地开发转向存量建设用地再利用,从上海城市建设进入向存量要空间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近年来上海城市更新的实践,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城市规划与建设者们恢复、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的决心与魄力,保持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

城市更新是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和短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机遇,也是提升城市魅力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城市更新需从过去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单一维度,向更加关注居民公共利益、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等多维度转变推进城市更新,要下功夫解决人民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努力为市民创造更加优良的人居环境。近年来,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一江一河”岸线贯通开放,通过苏州河黄浦江两岸产业调整和升级,推进环境微治理和精细化管理,关注黑臭水体整治等民生关切的环境问题,结合生态修复营建高品质的人居环境,提升绿地、水体等蓝绿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更新要始终坚持和谐共生,构建人、城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从霍华德“花园城市”的提出,到后来勒·柯布西耶对“阳光、空气和绿地”的强调与重视,不仅城市的山水格局和生态廊道等议题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城市道路和绿地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也逐渐发展为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健康的标准。绿色空间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自然给人一种强烈的审美感受。绿地干预措施可以滋养城市的现有特征,改善环境条件,提供户外休闲空间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创建野生动物栖息地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更大范围内,它们还能减少热岛效应和地表径流。绿色空间在减少碳排放和改善公民健康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城市在为绿色基础设施寻找空间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大量城市开发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使自然柔性基质不断向人工硬化基质转变,原本连续性的绿色空间被切割,岛屿化、破碎化现象加剧,生态特色丧失,城市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弱化;另一方面,城市拓展和人口增长要求提高单位土地上生活生产强度,人地矛盾冲突加剧。

城市更新是一个修复生态系统、提升绿色空间的极好机会,可以发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积极影响,创建新的绿色走廊,连接现有绿地,让野生动物更好地在绿地之间穿梭,并为人们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因此,在城市更新中应以绿色空间、滨河空间、生态廊道等为更新对象,完善城市-郊野公园体系,推进老旧公园提质改造,新建一批公园绿地,增加道路附属绿地,利用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建设“口袋公园”“袖珍公园”等休闲场地,深入开展生态廊道系统性、连通性建设,建设连续完整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生态舒适、安全健康、共享可达的特色生态空间体系,使城市内部水系绿地与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与此同时,对生态空间细化管理,挖掘河湖岸线等生态空间的文化及服务功能,拓展生态空间的开放和经营模式,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人民生态福祉。将城市绿地建设、社区环境整治和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相结合,改善社区和街道小环境,营建城市微景观,为居民休憩和交流提供绿色空间。让城市底色由“灰”变“绿”,让城市生态系统由“破碎”变“连通”,构建人、城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

城市的山水林田湖等自然景观塑造了城市的空间形态,承载了城市发展演进的历史,并形成了市民的共同记忆,是城市自然脉络和城市独有形象的基础和根源。自然生态本底和特征决定了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并深刻地影响城市文化和共同价值的形成和演变,生态文化同样是城市魅力的基因和重要方面。城市更新应顺应和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脉络,发掘和修复城市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进深度融合,探索城市文化、历史的自然生态源流,塑造城市的特色形象和生态文化。因此城市更新既要有全局意识,又要有人文关怀,既要着眼发展又要注重山水格局的关联,让城市与山水自然交融。让城市拥有自然绿色的生态、人文回归的生态。

(周冯琦,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从六个维度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

上海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的深刻思想内涵为引领,以历史文脉的深度挖掘为抓手,以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为载体,将红色基因、海派魅力、江南风韵融汇在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让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迷人的“风度”。

覆盖度:以“广覆盖与深覆盖”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上海拥有近250座博物馆和美术馆、230多间公共图书馆、50多家剧院、130多家剧场,每年举办展览约2000场、营业性演出约40000场,约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度”不仅体现在文化设施和活动的数量级上,还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中:上海市民文化节是一场365天不落幕的文化盛宴,千余场次特色活动线上、线下多元开花;“15分钟社区生活圈”、10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100家“演艺新空间”涵盖生活社区、特色街区、商场、办公楼、园区、书店、咖啡馆、旅游景点、艺术场馆等,成为市民与文化“相识相遇”并“深度交往”的场所。

开放度:以“普惠性与可达性”延展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以“开放度”为目标的文化内容供应展现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与可达性,即在满足市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致力于提升市民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徐汇区、浦东新区、嘉定区、长宁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宝山区国际民间艺术交流平台建设、浦东新区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的运作模式、松江区万部图书千场电影百场文艺下农村进社区到工地入军营、普陀区苏州河文化品牌打造、奉贤区“唱响贤城——群文四季歌”、静安区静安“智”文化服务平台、黄浦区城市草坪音乐会、金山区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文脉传承等8个项目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这些项目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融入了城市日常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从台下走到台上、从文化观赏者成为文化创造者。

活跃度:以“吸引力与专业性”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影响。上海每年举办的众多大型国际节展活动吸引了国际一流文化资源的到来,而它们也反过来构成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和专业性”。去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与闵行区合办35场的公益场,将全球顶尖艺术家和专业演出团体,如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爱尔兰国家合唱团,以及俄罗斯指挥大师捷杰耶夫等演出配送到市民的“家门口”。“错峰、便民、价格和水准拉满”的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以延时开放、公益收费的方式,成为青年人心中的“都市艺术家园”,去年更是出现了65万人争抢1万个名额的火爆场面。

丰富度:以“科技感与生态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上海持续“加码”的科创技术——5G4KVR 等新技术,使得足不出户的“云观展”魅力四射,这不仅丰富了文化体验的渠道,也提供了更多的文化想象空间;在一场“元宇宙”音乐会中,扫描二维码就能够通过手机屏幕进入虚拟宇宙,捕捉悬浮在空中的宇航员和从天空中划过的流星,自己选背景音乐、下载海报、玩游戏等。生态性同样也是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提升的重要抓手,“一江一河”为上海打造“生态文旅”品牌积累了宝贵丰富的经验,环城生态公园带的建设为城市新兴文旅业态开辟了广阔的绿色空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打造将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服务的惊喜。

创新度:以“品牌度与传播性”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图景。《繁花》的热播,是城市文化IP化的生动演绎,不仅诠释了城市文化“品牌度与传播性”的溢出效应,而且也为公共文化服务展现创新价值提供了有益的思考空间。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需要IP层面的创新来设计与统筹,与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配套的文化创意类产品或商品,同样也需要IP层面的创新来调动市民的参与感,扩大文化服务内容的影响力。同时,上海公共服务文化要与上海文化品牌相结合,要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内容的孵化、培育、创造相结合,要与上海整体文创产业相结合。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载体、项目通过城市文化IP的转化,将会成为上海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窗口。

融合度:以“长三角一体化”打造区域文旅公共服务新样本。“一体化”和“高质量”已成为沪苏浙皖四地文旅公共服务的指导思想。协同联动、资源共享、治理互鉴、提质增效,为长三角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聚焦国家战略创造了新机遇,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也有望突破圈层,在打造长三角区域文旅公共服务新样本过程中勇担新使命。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有责任也有能力从“中国之江南”、“亚洲之江南”和“世界之江南”三个维度,来参与江南的全球意义和文明价值的全新阐释和展示;在“区域性”“本土性”“国际性”三个层面,展现江南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在上海的相遇相识相融,并精彩呈现江南文明在上海的当代价值。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培育本地特色、江南风情和国际视野,需要发挥文博美术场馆资源、藏品资源、人才资源积聚的优势,也需要发挥“道路+”“公园+”和“生活圈+”三大文旅民心工程的作用,更需要在公共文化优质新供给、公共文化空间新格局、数字文旅服务新能级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升级迭代的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将会展现更为迷人的海派“新风度”。

(包亚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