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国富民强,国家开始步入市场经济,引进了西方的技术,诸如股票、期货、房产、产权交易、股份制、学术、彩票等,引进这些技术后有的出现水土不服、消化不良。发生了老鼠仓、垄断、权力寻租、不法商人、抄袭剽窃等现象,这些问题屡禁不止,不胜枚举。虽然在西方这些问题也不可避免,但从发生的规模、数量、频率大大低于我们。究其原因不是缺乏人才和掌握专业技术,恰恰是忽视了规则所致。在引进技术时,忽略了规则的引进,其实规则一定程度是技术落实的保证。长期以来,人们有一个误区,认为规则不重要,只要有技术就能运行,其实缺少这部分在运行中会遭遇各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规则的调节。厘清技术和规则的关系对于推动改革和发展克服弊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对规则要有高度的认同。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和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对规则不够重视反映在引进技术时,一方面不注重引进规则;另一方面规则引进后采用变通。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的发挥,以证券为例:股票必须有退市的机制,这是股票的规则。据了解,在海外证券市场,公司退市是一种非常普遍和正常的市场行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率为6%,纳斯达克每年的退市率达8%。英国AIM的平均退市率更高,大约12%,每年有超过200家公司由该市场退市。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退市率非常低。资料显示,中小板目前仅有5只个股被特别处理,占比不到1%;沪深主板中,ST类公司占比为11%。近10年中,我国资本市场的年均退市率不足1%,近10年退市的公司加在一起也不到20家,退市制度形同虚设,每年重组上市的股票多达上百只,频频上演乌鸦变凤凰的暴富故事,赌重组、炒内幕、听消息泛滥成灾。罕有股票退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管理层担心推出退市制度,将引发市场剧烈波动。退市的规则是股票上市中必须遵守的法则。通过较高的退市率,欧美创业板市场形成了良好的信号传递效应,逐步建立起对上市公司严格的约束机制,保证了市场形象和整体质量。对规则必须遵守才能使技术得以发挥,否则正如股票长期处于低迷期一样,靠技术难以为继。这点必须形成全社会的共识,特别是主管部门的认同,才能使技术借助于规则,进行良性循环。
其次,提高对规则的执行力。怎样使规则成为技术的保障,关键是提高对规则的执行力。有的规则随技术引进后,规则变味了,不是原来的规则;也有的规则自身水土不服;更有甚者废除规则或是另起炉灶,总之规则的执行力难以体现。学术引入国内后,我们对学术的严格管理是不够的。国外对学术有一套严格的规则,从认定到处理都比较规范。前不久德国的总统涉嫌抄袭博士论文被辞职,这说明对规则的执行力。学术不端行为认定有其标准,比如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等。对照这些标准,我们对已经发现的问题查处不多。除了方舟子像斗士在发现外,主管部门作为的很少。长此以往对我们的学风建设、学术规范是有影响的,如果我们采用国际上学术的规则,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执行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反之学术将无法规范。提高执行力必须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可行、流程合理、激励到位、考核有效。
最后,正确处理好技术和规则的关系。如果把技术视为平台,在平台上运行必须用好规则。正如我们做游戏,进行各种竞技比赛,规则是保证比赛过程和结果的公平,设想一场没有规则的比赛,其结果一定会很成问题的。当我们引进一项技术时,应当考虑其规则,千万不要引进了再说,或是引进来后取消规则,更可怕的是采用潜规则,而成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让人贻笑大方。技术和规则是孪生兄弟不可或缺,规则的作用不可小觑,遵守规则、执行规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轻视规则将会误事、坏事。这方面的教训会唤起我们的顿悟。